返回

第436章 祭拜岳王庙

首页
  第436章 祭拜岳王庙

  

  吕文信的绝技“樵夫三杀”以力量为主。速度为辅。其招式延续了吕家刀法朴实简单的特点。阿术见吕文信刀法骤变。也是不敢大意。接连刺出数枪。

  看上去这数枪并无精妙之处。却有惊人之势。枪尖仿佛凝聚着一团似有似无的气流。紧紧裹住对方的大刀。只听得刀枪相碰。发出阵阵“嘭、嘭”声响。战马也是“希律律”的嘶鸣着。好像在为自己的主人不停地加油。一番阻拦之后。阿术使出了一招风云雷电诀的云涌诀。将樵夫三杀一一化解。

  在城楼上观战的吕文德、吕文焕直看得心惊肉跳。虽然两人的武功不及吕文信。却也认识樵夫三杀。知道这是吕家刀法中的绝招。但见吕文信此时使将出來。内心一下希望大增。不过。这种希望很快便已消失。阿术果真是名不虚传。即便抛去苏鲁定之故。其本身的武艺也丝毫不在吕文信之下。

  吕文信见到阿术的破解之法。心里不由得暗自佩服:“好一个阿术。”

  转眼间。两人又斗了数十回合。仍然不分胜败。

  阿术知道。再这般斗下去也是个不胜不败的局面。顿时抖擞精神。长枪一挥。挡开了对方的破虏刀。苏鲁定接连划出两道亮丽的弧线。同时大喝一声“电闪”。随即。只见阿术人枪合一。一道闪亮的光芒突现。径直扑向吕文信。

  电闪。风云雷电诀中的第四诀。这一招虽然是其中变化最少的一招。但威力却是最大。

  吕文信当然知道这一招的厉害。神色一凛。强行将体内劲力全都集于双臂。大喝一声“开”。在外人看來。这一回合似乎最为简单。最不精彩。但对于吕文信而言。破解此招已经用出了吃奶的力气。

  吕文信曾经费尽心思思索过。阿术的这招“电闪”实为其枪法之精华。无论是力量还是速度。都达到了一种极为融洽的契合。要想破解此招。只能全力以赴。伴随着吕文信的喝声。破虏战刀刀芒一展。泛出数层波浪式的光影。硬生生的将电闪的光芒一点一点地吞噬殆尽。

  “看來。自己还是比阿术略逊一筹。要是对方再來一击电闪。自己是断然无法接下的。”吕文信化解电闪后暗自叹道。不过。吕文信并不知道。以阿术的功力。在大战近百回合之后。也沒有能力再度使出电闪绝技了。

  就在这当口。天空突然响起一声炸雷。只片刻功夫。天色已变。狂风顿时大作。一大片不知來自何处的乌云将太阳完全遮住。随即。一阵暴雨铺天盖地的落将下來。

  “击鼓收兵。”吕文德知道无法再斗下去。下令道。

  “是。大帅。”吕文福连忙吩咐城墙上的鼓手道。

  这种恶劣的天气完全无法继续下去。蒙古军中征南副帅阿里海牙也同时下令击鼓收兵。双方的鼓手尽力敲打着战鼓。发出退兵的指令。不过这阵阵鼓声却难以敌过大自然的威力。在暴雨中根本传不出去。

  对阵的双方自然清楚。如此局面已经无法再坚持下去了。便一起返回了各自的阵营。以平局收场。对于吕文德而言。也算是可以接受的了。

  同一时刻。东门外的战斗在这场突如其來的暴雨中也落下了帷幕。

  “这算是天意吗。”吕文德嘀咕道。

  “大帅。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了。三弟已经回城。我们还是先回府吧。”吕文焕道。

  “恩。好。回府。”

  就在阿术、阿刺罕进攻襄阳的同日。我率领朝中一众武将來到了临安城外栖霞岭南麓的岳庙。公开祭拜了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岳飞。尽管在南宋孝宗帝时。朝廷已经为岳飞平反。并追封其为鄂王。但作为宋朝皇帝。我还是第一个公开到此祭拜的。

  在民间。百姓都将此庙称为岳王庙。其正式名称叫做褒忠衍福禅寺。

  对于岳飞的历史评价。数百年來几乎沒有什么变化。总体而言。岳飞得到了华夏百姓及各朝各代朝廷的肯定和拥护。即便是取代宋朝的元朝。虽然沒有大张旗鼓地宣扬岳飞。但是。元朝的官方史书也称岳飞是一位文武双全。少见的人才。在岳庙荒废之后。元朝政府出面。主持修复了岳庙和岳坟。这也就说明元朝政府对岳飞也是持肯定态度的。到了金人后裔满族人执政时。也同样给于岳飞以好评。特别是乾隆皇帝。还亲自巡视过岳飞故里及岳庙。

  当然。每一个王朝或许都有其政治目的。就像我选择这个时候前來岳庙祭拜一样。也是带有明显的目的。但岳飞的英雄气节却是中华儿女的共识。这点毫无置疑。

  在礼部尚书马廷鸾的主持下。我率领大臣将军们按照鄂王的规格祭拜了岳飞。

  这次祭拜我采用了半公开的方式。不仅整个临安城的百姓都知道此事。我还允许几大主要报纸派出记者编辑随行。并就此事。我让马廷鸾专门接受了这些记者们的采访。

  通过马廷鸾的转述。我告诉整个大宋朝的百姓。岳飞是我朝之英雄。其忠肝义胆更是我朝之人学习的榜样。我军将士必会遵循岳元帅之遗愿。收拾旧山河。直捣黄龙。朝廷必将保护我朝领土的完整。决不允许蒙古人向前一步。朝廷有此信心。也有能力做到。

  马廷鸾会见记者时。在岳庙的一间休息室中。我召开了一场有关岳飞的军事研讨会。

  岳飞戎马一生。大大小小的战役将近百次。几乎毫无败绩。最次的也能维持平局。其军事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被誉为宋、金对峙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南宋第一名帅。

  “各位爱卿。岳元帅身经百战。甚少败绩。其下属的岳家军作战勇猛。被金人称作‘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其中有其必然的道理。朕说过。一次、两次的胜利可能是偶然。但次次都是如此。那就是必然了。你们大都是我朝之名将。对此有何见解。”

  范文焕抢先道:“陛下。岳元帅曾经答过先帝高宗问。言及。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就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岳元帅正是秉承了这种理念。才使得岳家军战无不胜的。”

  我赞同道:“恩。范爱卿说得不错。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只不过这两句话说起來简单。但做起來不容易啊。”

  贾似道笑笑:“陛下。当今我朝的武将是否不怕死。老臣不敢说。但至少现在的文官都不贪财了。所以说。要做到战无不胜。最为紧要的是需要一位圣明英武的皇上。”

  这虽然是句马屁话。但在场的众将却都一一认可。我当然知道。现在的文官不是不贪财。而是不敢贪也。

  范文焕忙道:“太师高见。”

  我呵呵一笑。不管是不贪。还是不敢贪。至少结果都是一样的:“大家各抒己见吧。”

  陆秀夫道:“对于岳元帅的不少战例。临安军事大学都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臣提议由史大人來说说。”

  “好。史爱卿。你來讲。”

  史岩之道:“陛下。这事由臣來说其实不是最为合适的。”

  “何故。”

  史岩之笑笑。看了看印应雷道:“陛下。有关岳帅经典案例的讲解。老臣是请印大人担任教授的。所以。印大人才最有话语权。”

  “印爱卿。”我有些不明道。“是吗。史爱卿。印应雷并不是你们军事大学的吧。”

  “回陛下。当然不是。”史岩之笑眯眯地解释道。“在军事大学刚刚创办之初。学校的师资力量明显不够。于是老臣只好请來很多兼职教授。这其中就有印大人。后來。随着人员的陆续到位。便渐渐由学校的专职教授担任教学工作了。但对于案例分析这一门课。应广大学员的要求。继续由印大人主讲。直到印大人东征时才改由老臣亲自主讲。不过。据大多数学员反应。还是印大人讲得好啊。”

  印应雷拱手道:“史大人。过奖。”

  史岩之道:“陛下。这点老臣并无夸张之处。在细节方面。老臣自可强过印大人。但在宏观思想方面。臣不如也。按照学员们的说法。印大人思想活跃。天马行空。将当年岳帅的计谋讲得明明白白。似乎就像亲身经历过。”

  “恩。印爱卿。既然如此。那你就讲讲吧。”

  “是。陛下。”印应雷道。“臣详细研究过岳元帅的数次大战。针对每一个案例。臣都将自身置于其中。如果臣是当时的指挥者。会如何做。然后再将自己的想法和战役的实际经过作一比较。以取长补短。当然。这只是纸上谈兵。具体的战事发展。臣毕竟沒有亲临其境过。在经过研究岳元帅的战例后。臣认为岳帅自己总结的一句话最有道理。”

  我颇感兴趣。问道:“哪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