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8章:制造议论,赦免

首页
  第268章:制造议论,赦免

  “认得出是哪些禁军吗?”

  方源深吸口气,沉声道。

  关于对李世民的怀疑,这点暂时不能说出来。

  先不说杜妙颜信不信,被崔尚实听到后还放不放他走都得认真考虑。

  “认认不出!”

  “那天送粮草过来的和往日的不同。”

  崔尚实摇摇头说道。

  皇宫的禁军很多,分工倒是很分明。

  但是那天送粮草过来的,跟往日的都有些不同。

  才见一次面,崔尚实不敢说自己能认得出来。

  “叔,你能召集所有禁军吗?”

  方源看了崔尚实一眼,问杜楚客道。

  认不出,但可能有印象,再次简单或者就能确定。

  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们是禁军,想要见他们一面很难。

  如果皇帝在,那么请求皇帝,行不行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现在皇帝不在,想要见到所有禁军难于上青天。

  “哪可能,能召集一成都不错了。”

  杜楚客翻了翻白眼道。

  他中郎将地位虽然不低,但没有那么高的能力。

  “那就将你能召集的都召集起来,带崔尚实去认一认!”

  方源眉头一皱,沉声道。

  尽管只有一成,但万一就在这一成里面呢?

  “现在吗?”

  杜楚客看了看外面说道。

  “明天吧。”

  “能挺过今晚再说。”

  方源想了想说道。

  “方,方侍郎,您要干嘛?”

  崔尚实一愣,随即颤声说道。

  能挺过今晚再说?这是要干嘛啊?

  “酷刑伺候,看有没有隐瞒的。”

  方源冷声道。

  “不,不要啊。”

  “我什么都说了,我真的什么都说了啊。”

  崔尚实大惊,脸色刷的一下子就红了。

  他知道方源做过长安令,以前也做过县令。

  掌管一方的父母官,对于酷刑颇有了解,招呼在身上哪受得了?

  “那你说说,为何杜荷出事伱就请假逃走?”

  方源盯着崔尚实说道。

  给他机会的同时,又狠狠打击他。

  如果是有什么隐藏的话,容易露出破绽。

  “我,我当时怕啊。”

  “御马死了,我作为直长能免责吗?”

  崔尚实哭丧着脸说道。

  自古以来,背锅的都是从底往上。

  作为直长,责任肯定是比尚乘奉御还要多的。

  而且当时还是他值班,知道御马死之后他立即就找个借口请假逃跑。

  “逃你是逃不掉的了。”

  “好好配合,说不定我能给你们清白。”

  方源微微点头,沉声道。

  “我,我一定配合。”

  “那个,今晚的酷刑,是不是可以不用了。”

  “我真的没有隐瞒,知道的都说了,我也不想死啊,您说是不是?”

  崔尚实摸着泪说道。

  “我会让人给你录一份口供。”

  “如果口供我不满意,那就免不了酷刑。”

  方源丢下这句话后离开。

  赖英喆接受,看守崔尚实,并要求他写口供。

  “方源,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我怎么带他进宫啊,他现在不是直长了吧?”

  杜楚客提出自己的困惑。

  他一开始没有想那么多,毕竟崔尚实就是尚乘局的直长。

  但现在的情况是,崔尚实应是被通缉,进宫不是被知道,直接被带走吗?

  “这是个问题能买通守门的士兵吗?”

  方源停下脚步,眉头微皱道。

  确实,方源也没有想到这点。

  “你这是为难我啊。”

  杜楚客瘪瘪嘴,无语道。

  守城门的那些士兵都是忠心皇帝的。

  买通他们,就是贿赂他们,他们会告诉皇帝的。

  现在没有哥哥在前面顶着,杜楚客在皇宫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做事也比以前认真了很多,以前没有考虑到的地方都得考虑到。

  “那就请精湛的画师,你带着画师接触你能见到的人,让画师将画像画出。”

  方源想了想,沉声道。

  崔尚实还是不进宫比较好。

  进宫了,人就可能会被宗正寺带走。

  “这也可以。”

  “那我先回去了。”

  杜楚客重重点头,离开方府。

  “夫君,单是靠崔尚实,很难救得了杜荷!”

  杜妙颜谈声道。

  假设崔尚实能指正出那天送粮草的禁军。

  但那些禁军不承认是他们下药的怎么办?

  这案几乎已经成为无头案,除非说能有人看到下药,要不然杜荷还是得负大责任。

  当然,杜荷不会被处死,不过皮肉之苦肯定是有承受的,甚至还会有其他处罚。

  “我知道。”

  “明天开始我们就给杜荷造势!”

  方源深以为然点头,沉声道。

  他已经怀疑这件事背后可能是皇帝。

  但这只是怀疑,没有证据,且不能确定。

  不过不管是不是皇帝,都要给杜荷造势,才能减免杜荷要承担的后果。

  “要怎么造势?”

  杜妙颜连忙问道。

  “岳丈才刚刚死,尸骨都未寒就有人陷害他儿子入宗正寺。”

  “岳丈虽然离去,但在朝中还有些影响,并且杜荷的事能够引起共情,宗正寺那边必定会考虑压力问题。”

  “最重要的是,让皇帝知道,然后杜荷才能没事。”

  方源沉声道。

  这件事的背后就是看皇帝的态度。

  事情闹得越大,皇帝就越快知道。

  不管他是故意躲开,还是真的不在,那也会很快知道的。

  他会迫于舆论的压力站出来,然后大概率会说顾忌杜如晦的恩情,不管杜荷是不是毒杀御马,都不会怪罪杜荷。

  “我明白了。”

  “明天就扩大舆论!”

  杜妙颜深以为然点头。

  其实外面已经有议论杜荷被带去宗正寺的事。

  但是舆论人不多,因为本身知道的人就不多。

  毕竟只是几匹马,谁会那么关心几匹马的生死呢?

  但如果换一种说法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几匹马而已,宗正寺仅是因为怀疑,就对功臣之后动私刑,寒心。

  随后,因为夜已深,夫妻两人都想尽快上床睡觉,于是洗了个鸳鸯浴。

  次日,在方源和杜妙颜的推动下,杜荷被宗正寺带走成为热门。

  人们纷纷议论,功臣之后为何才刚刚离去就遭遇刁难?

  宗正寺这么做,就不怕寒了天下人的心吗?

  议论越来越大。

  很快就波及大半个长安城。

  几乎谁的面子都不给的李神通不得已出现宗正寺,让人停止对杜荷的私刑。

  当天,得知消息的方源堵在宗正寺门口,刚好见到宗正卿李神通。

  “宗正卿,我要见陛下!”

  方源直言道。

  其实昨天方源也有拜访过李神通。

  但是他不在宗正寺里,也不在他的家里。

  那他就有可能和皇帝在一起,皇帝授权他审杜荷。

  “我不知道陛下在哪里,宗正寺会给杜荷一个公道,请回吧。”

  李神通丢下一句话之后就离开。

  任方源怎么挽留,他都没有停下的想法。

  看着李神通离开的背影,方源心中一叹。

  叹息的不是李神通不通融,叹息的是更加感觉是皇帝在背后操控着。

  大安宫。

  李世民和太上皇正坐在台阶上。

  两人脚下各有一支火铳,其中一支炸膛了,一支还好着。

  “老二啊,你这个应梦贤臣真是非同一般,屡屡让人震惊。”

  李渊感叹道。

  马桶、水泥路、红砖等等。

  现在又推出了这么一种可怕的武器。

  整个大唐还有谁能够像方源一样,发明家了吧?

  “要不是应梦贤臣,朕在他拒绝朕的时候,就想打压打压他了。”

  李世民双眼看着地上的两支火铳,眼神中满满的激动。

  真是好东西,可以说是近战无敌,以后有它存在,骑兵作用大大打折。

  “就不怕寒了他的心?”

  李渊笑了笑说道。

  “玉不琢不成器。”

  “朕对他有很大的期望。”

  “一点挫折就要寒心,朕还敢重用他?”

  李世民呵呵笑道。

  拿起火铳再次把玩着。

  真是神奇,竟然能研究出这种东西。

  就是可惜,有一支坏了,还剩下的这一支拿下去之后不好仿造出来。

  “君臣不相疑!”

  “算了,不说你了,你去忙吧。”

  李渊想要对李世民说教。

  但想了想,李世民也不比自己差,没有必要再说他什么。

  不同的帝王有不同的做事方式,现在大唐的江山比自己之前的还要好。

  “好的,父皇。”

  李世民起身,将火铳交给袁天罡。

  并叮嘱袁天罡,一定要尽快研究出同样的武器。

  没多时,李世民返回皇宫,对外宣布自己在太安宫陪太上皇。

  得知杜荷出事之后,立即就赶回来,并且第一时间让宗正寺放了杜荷。

  皇宫还传出消息,皇帝得知杜荷被抓之后,气得臭骂宗正寺一顿,懊悔没有照顾好已故杜如晦之子等等。

  一瞬间,李世民的形象就立了起来。

  而正在户部上班的方源得知消息后就前往宗正寺接杜荷。

  此时,杜妙颜也来迎接,夫妻两人就在宗正寺门口等着杜荷。

  见到杜荷颤巍巍走出来后,杜妙颜的眼睛都红了,快步走向杜荷。

  “杜荷,你怎么样?”

  杜妙颜哽咽道。

  从外表上看,杜荷没什么事。

  但那天的情况让她知道,杜荷衣服里面伤痕累累。

  宗正寺可能早就想到会引发舆论,所以才会没有在脸上等动手。

  “我没事。”

  “我们回家吧。”

  杜荷的声音有点颤抖。

  他嘴唇发白,眼神时不时闪过惊恐之色。

  “回家。”

  方源准备扶杜荷上马车。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支皇宫礼仪队出现。

  为首的正是太监王德,来选李世民口谕的。

  “陛下口谕!”

  王德正色道。

  方源和杜妙颜几人当即做出行礼的样子。

  杜荷也是如此,但是身体一动,疼得他倒吸凉气。

  “尚乘奉御杜荷,朕心之痛你被冤枉,深感难受。”

  “但也望你往后兢兢业业,不再偷懒,不负杜相期待。”

  “御马一案,无论结果,朕一并赦你无罪,回家修养三天。”

  太监王德朗声道。

  话落,方源几人都是眉头皱了皱。

  又是安慰,又是怪罪,挺奇怪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杜荷没事了。

  正常来说,负责的御马被毒死,主官难逃其咎。

  就算是不会被处死,罚俸禄又或者是警告等等都有可能的。

  “王公公,陛下是什么意思?”

  方源走近王德,塞了几张宝钞。

  “这个小人也不知,但这件事过了。”

  王德不好意思收方源的宝钞,尴尬说道。

  他的这个回答没有什么作用,不敢收钱。

  “陛下心情如何?”

  方源微微一笑,又掏出几张宝钞塞过去。

  一前一后,方源送出总共一百张百元大唐宝钞。

  “好,挺好的,见陛下还是蛮开心的。”

  王德眼睛都亮了。

  钱太多了,他下不定决心拒绝。

  最终在方源硬塞下,王德开开心心收下。

  “陛下开心就好。”

  “对了,陛下这些天都在哪,不知道杜荷被宗正寺抓吗?”

  方源笑了笑说道。

  最后假装不经意问了一句。

  “这方侍郎,您怎么要打听陛下的情况?”

  “这是不允许的,小人希望您以后要注意点,陛下知道就不好了。”

  王德面露难色。

  拉着方源到一旁的时候才提醒道。

  “谢谢王公公提醒。”

  方源点点头,感激道。

  能直接跟自己这样说,多少是有点私交了。

  “这几天陛下在大安宫和太上皇在一起,至于做什么小人就不知道了。”

  王德向方源拱拱手,小声说完后带着礼仪对离开。

  “夫君,你刚才和王公公说什么?”

  杜妙颜和杜荷走来,好奇问道。

  “没什么,我们回家。”

  方源轻笑道。

  但心中却是叹息连连。

  几乎可以确定,就是皇帝在背后操控着。

  他就在大安宫,长安城发生的事情没有理由不知道的。

  既然知道,但却等到今日才出手,皇帝真的是

  对着杜荷离开宗正寺,人们又再次议论。

  他们高呼李世民仁慈,爱护臣民。

  送杜荷回杜府之后,方源送杜妙颜回方府。

  随后看了看天色,叹息一声,让马车向皇城赶去。

  时间还早,才中午的时间,想要偷懒还有点儿早。

  路上,还没到皇城,方源被拦下,是刘政会的孙女刘怡辰。

  “方源,我要与你谈谈!”

  刘怡辰气呼呼说道。

  “那就上马车谈吧。”

  方源看着她,沉吟片刻,让她上马车,并边走边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