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九章 敌寇动向

首页
  第四百三十九章 敌寇动向

  瓜州县内。

  行军元帅府邸当中。

  韩擒虎稳坐主位之上,随军参谋李靖立在左侧。

  而座位之下。

  依次排列的,便是鱼俱罗、鱼赞、北宫国昌、阴世师、樊子盖等等边关大将。

  “元帅,陇西刺史薛举、武威刺史李轨两位将军,率领一万六千兵马,前来助战!”

  正当此时。

  府邸之外,一名亲兵快步行来,双手抱拳,向韩擒虎禀报。

  “不料二位将军来得如此之快!诸位,我等一起出去迎接两位将军到来!”

  韩擒虎闻言,哈哈大笑,左手一挥,口中对诸将说道。

  “是!”

  众将齐齐拱手,跟随在韩擒虎身后,鱼贯而出,迎接薛举、李轨两路人马。

  府邸之外。

  薛举与李轨甲胄在身。

  他们看到韩擒虎到来,只是微微躬身,拱手行礼。

  韩擒虎乃是豁达之人,自然不会计较这些。

  当即。

  他一手拉住薛举,一手拉住李轨,大踏步,走进了府邸之内。

  进入府中。

  诸将按照官职坐定。

  韩擒虎说起出兵收复失地的相关事宜。

  李轨拱手道:“元帅容禀!末将在武威时,已经绘制好了敦煌、玉门关诸地地形图,元帅可持此图,派出斥候查看,摸清敌军兵马布置,而后一一拔除,便可反败为胜!”

  “好!李将军心思缜密,的确为将才也!”

  听了李轨这话。

  韩擒虎猛然一拍手,笑着说道。

  “元帅!”

  韩擒虎话音未落。

  陇西刺史薛举也是长身而起。

  他拱手说道:“若是日后发起总攻,末将愿为先锋!”

  此言一出。

  鱼俱罗和鱼赞等人脸色微变。

  这正是他们最担心的事。

  玉门关,为鱼赞辖地。

  敦煌城,为鱼俱罗统领之所。

  若是这两处被别人收复。

  那么他鱼俱罗和鱼赞这两个沙场宿将的脸,该往哪里放呢?

  一想到这里。

  鱼赞再也按捺不住,拱手请命道:“元帅,末将不才!愿意担任收复玉门关与敦煌城的先锋!”

  “诶!谁为先锋之事,暂且不谈……如今最为重要的乃是两件事,第一,摸清楚敌军动向;第二,确定我们其他的几路盟友何时出兵……”

  韩擒虎一见鱼赞这般做派。

  顿时就知道了此人内心想法。

  于是。

  他微微摆手,按下了薛举和鱼赞两人,口中说道。

  “末将等遵命!”

  看到韩擒虎如此说。

  “好!”

  韩擒虎微微颔首。

  随后。

  他目光一转,看向薛举身后的薛仁杲、薛仁越二人。

  “这两位,可是贵公子?”

  韩擒虎笑着问薛举道。

  “正是犬子。”

  薛举点点头,回答说。

  “听闻贵公子武艺高强,每战必为先锋,我这里有一军务想要交给贵公子去做,不知将军可愿领受?”

  韩擒虎缓缓问道。

  “元帅看得起犬子,末将万分荣幸!请元帅下令吧!”

  薛举双手抱拳,口中说道。

  韩擒虎微微一笑,口中说:“那敦煌城内,敌军势力颇大,我准备派遣一支兵马,持李将军所画地图,查看敌军的虚实情况……此事,贵公子可能胜任?”

  “元帅,末将愿往!”

  一听韩擒虎这话。

  薛仁杲当即迈步而出,拱手接令。

  “哈哈哈哈!如此甚好!我与你一千铁骑,可敢前去?”

  韩擒虎哈哈大笑,看着这位年轻大将,越发的顺眼,口中说。

  “漫说是一千铁骑,便是一百骑兵,我也敢去!”

  薛仁杲拍了拍胸脯,大声道。

  之后。

  这位年轻将军便接了韩擒虎手中令箭,拱手又行了一礼,旋即转身离去。

  至于其他众人,则在瓜州县内休整,一来,等候薛仁杲探查敌情;二来,只待四方盟军出动,便可发起总攻。

  与此同时。

  就在那茫茫北地。

  王恪也集结兵马,向着瓜州缓缓进军。

  ……

  话分两头。

  再说敦煌城内。

  药罗葛菩萨面沉似水。

  前些日子。

  他用兵玄奇,以计谋连续夺下玉门关与敦煌城两处。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

  药罗葛菩萨心头不觉后怕。

  他深知自己吐谷浑国力虚实。

  如今。

  吐谷浑兵马敢打敢拼,无非是依仗着自己的武力与统帅。

  若是自家吃了败仗。

  恐怕国内各个势力,立刻就会人心思变,从而倒向周围的敌国。

  “所以,我万万不能输!”

  想到此节。

  药罗葛菩萨紧紧握住双拳,心头暗暗发誓说道。

  “可汗!”

  正在此时。

  拓跋木弥快步走了进来。

  “何事?”

  药罗葛菩萨微微侧身,问道。

  “瓜州县内囤积了大量隋军兵马,想来那隋朝皇帝派遣的主力军到了!”

  拓跋木弥低声对药罗葛菩萨说。

  “果然来了……”

  药罗葛菩萨微微颔首。

  随后。

  他龙行虎步一般,行至大厅之内,目光落在了墙上悬挂的巨幅地图上。

  “瓜州县内有多少隋军?”

  药罗葛菩萨问道。

  “目下却还不知。”

  拓跋木弥回答说。

  “需得派一员大将,前去探听探听敌人的虚实。”

  药罗葛菩萨缓缓说道。

  说到这里。

  他轻轻挥手,令亲兵将麾下大将萧律迪,以及吐谷浑贵族安氏子弟安元寿、安神感召来。

  不一时。

  三员大将来到药罗葛菩萨面前。

  “如今瓜州县内聚集了大量隋军,然而具体人数,我等却不太知晓……你们三人,率领三千铁骑,分做三个方向,前往打探情况!若是遇到敌军,不可恋战,立刻回来,明白了吗?”

  药罗葛菩萨扫视三人,口中缓缓说道。

  “是!”

  萧律迪与安元寿、安神感齐齐拱手,遵令而去。

  随后。

  三将顶盔掼甲,率领兵马,出了敦煌城,望瓜州方向而去。

  单说这吐谷浑安氏一族的子弟安神感。

  此人严格来说,祖上与李轨乃是同乡,都为武威姑臧人。

  他们安氏是粟特族出身,后归属于吐谷浑国,一步步成为了国中贵族。

  而安神感,乃是安氏一族嫡派子孙,自幼修行弓马,精通骑射,善使一条长枪,枪法精妙,难逢敌手。

  这一次。

  他跟随药罗葛菩萨东征。

  为的就是立下战功,夺得一官半职。

  如今。

  他得了药罗葛菩萨将令,引一千兵马,沿着敦煌北面道路,向瓜州县城行去。

  出了城门。

  兵马行不多时。

  众人刚刚来到一片杂乱的灌木丛时,只听得其中一阵马蹄声紧,须臾之间,便涌出了一支兵马。

  这支兵马,尽打着隋军旗帜正是薛仁杲率领的一千铁骑。

  当下。

  两军骤然相逢。

  安神感与薛仁杲都始料未及,不免齐齐一愣,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