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3章:内在

首页
  第593章:内在

  从音乐角度来看。

  《生僻字》其实并没有多么的优秀。

  词不押韵。

  曲不婉转。

  像是承上启下那些音乐创作手法啦。

  根本就从中找不到丝毫迹象。

  颇有点生搬硬凑的嫌疑。

  说白了。

  不就是一堆看似复杂字体的堆叠么。

  有什么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首不同于主流形式的作品。

  却给歌迷们带来了非常多的新奇感。

  可能大家一开始都觉得不太认识这些文字。

  然后就想去学一下。

  但学起来吧。

  发现没那么简单。

  就多少会不服气。

  进而选择迎难而上。

  渐渐的呢。

  这首歌就会被大家传唱起来。

  以一个‘生僻字’的点立足。

  剩下的。

  全靠歌迷去慢慢推动。

  然后

  莫名其妙就火起来了。

  你听我听大家听。

  你学我学大家学。

  就跟大妈们追那广场舞似的。

  瞬间引起了无数歌迷的关注。

  轰动的厉害。

  “翻唱的时候学了三遍才会,很佩服创作者,宣扬我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这歌曲真是精品中的精品。”

  “才三遍?你是不是在吹流弊,我学了五遍才记住一半,而且也只是记住了音,字还不会写呢。”

  “我也差不多,听凌正阳唱的时候感觉没什么,可学起来真不太容易啊。”

  “我算是服了,没想到有朝一日学中文歌竟然会用到拼音。”

  “哈哈,这是唯一一个注拼音的中文歌。”

  “听了这首歌发现许多不认识的字,感觉自己跟个外国人一样,愧对我的祖国啊。”

  “唱着唱着总咬舌头呢,你们也这样么?”

  “不,我只是嘴巴会打颤。”

  《生僻字》的出现。

  不仅仅是对于歌曲范畴的一种扩展。

  也为娱乐和文化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它的歌词吧。

  并不能让人整句整段的去进行理解。

  而是就简单的着眼于生僻字的挖掘。

  整个歌曲通过这些文字的组合再加上一些简单的旋律。

  倒也算是朗朗上口。

  歌曲上线后。

  这首《生僻字》甚至连个追赶的过程都没有。

  直接空降单曲榜第一!

  给许多业内歌手震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顿时惹起一片哀嚎声。

  凌正阳这个主播歌手。

  五首作品。

  轮流的骑在他们头上摩擦。

  简直是太丧心病狂。

  这货要是歌曲好也就算了。

  真跟鲸神似的用那些高质量的作品说话没人会反驳什么。

  可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诅咒

  擦边

  生僻字.

  瞅瞅。

  就没有一个正道的玩意。

  人家创作歌曲吧。

  都恨不得成为传世经典。

  这逼可好。

  即便是写出来好曲子。

  歌词也得朝着意料不到的方向发展。

  你说他糟蹋吧。

  这些歌曲的销量都不错。

  你说他没糟蹋吧。

  跟主流市场作品风向偏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想不通,为什么啊?老天爷追着喂饭吃么?”

  “他写的这些口水歌总能被大众接受呢?我就不理解了,难道背后有资本在推动?”

  “不排除这个可能性,但也不能首首都推起来吧?那太假了。”

  “真没听出哪里好听啊,很一般的歌,难道词写的复杂也是一种爆火因素?”

  “应该是吧,现在翻唱的人很多啊。”

  “我现在是真抓不到大众审美的标准了,咒怨喜欢,擦边喜欢,现在连生僻字都喜欢。”

  “哎,听众的耳朵现在就跟女孩子的心思一样难抓,我真是无语。”

  这个六月。

  许多靠单曲吃饭的歌手真的是欲哭无泪。

  不单单是因为凌正阳的出现。

  还有其他很多相似的主播们。

  全都抢饭碗来了。

  ‘回声音乐’这边还算是好点。

  没被搅合的太过严重。

  再来看‘云听’那边。

  是人是鬼都能拿个名次。

  这个《毒歌之战》的破直播比赛。

  对他们市场资源侵占的太厉害了。

  后续几日。

  随着作品的不断发酵。

  已经是开始在娱乐综艺上崭露头角了。

  比如说某音乐节目《声入人心》上面。

  支持人就在中途特意的介绍了这首歌。

  “最近,一首名为《生僻字》的歌曲火爆全网,相信大家都已经是听过了,微博上甚至因为它搞出来了一个#歌曲翻唱大挑战#的话题活动,当然,之前我本人也是好奇的点进去想试试,可当这首歌唱起来的时候,我承认自己想的有点简单,这些歌词,如果没有拼音标注下的话,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嘴型来应对。”

  说到这。

  主持人在大屏幕上放起了原唱。

  并且把那些复杂的歌词全部呈现了出来。

  他还想再跟着试一试呢。

  结果没一阵嘴巴就变成了哼哼。

  “我相信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通过这首歌认识了一些生僻字,这些字只是很少见,但并不是不用,像是‘茕茕孑立、奉为圭臬’等成语还是经常能看得到,通过吟唱的方式认识并了解它,寓教于乐,倒是惊艳。”

  唱不下来。

  支持人也没不好意思。

  简单点评了两句后便道:“好,进入到下面的环节,让我们看看观众对这首歌的看法好了。”

  他说完。

  屏幕上就出现了一行字体。

  【光头佬】:“我真的欣赏不来,不明白这首歌到底为什么会火?感觉很普通啊。”

  见状,主持人一怔,沉思片刻后才缓缓笑道:“这位网友的问题很尖锐啊,相信是很多观众都比较关心的,因为这首歌在外界的争议性确实比较大,那我本人就按照自己的观点解释一下吧。”

  “首先,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我们对世间任何事物的认知面都在不断地扩大化,而歌曲呢,又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份调味剂,无论何时何地,优美的旋律总能让人耳目一新。”

  “单论歌曲来讲,这首《生僻字》的旋律无疑是大众所能够接受的,要不然大家为什么口口相传呢?要知道,无论是歌曲也好,又或者是电影电视剧,一旦不符合群众的胃口,又怎么可能会被推崇起来?又怎么可能会红?是,这首歌或许不算是出类拔萃,但也可以算是中等偏上了,因为这首歌是有一定深层影响力在的,意义非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的歌词用到了咱们国家的文化,通过简单清扬的曲调,能够有效的让大众进行了解,小孩子不懂问大人,大人不懂呢,就会查字典,其所带来的知识效益,是不是要比那些死记硬背要轻松的多?个人感觉就创作而言还是很不容易的,毕竟能把一堆不相干的词和字拼成一首传唱度极高的歌。”

  主持人解释完了。

  然后看向第二个问题。

  【大马猴】:“您觉得凌正阳到底属于一个什么样的歌手?”

  “属于什么样的歌手么?”

  支持人顿了顿道:“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艺人,思维方式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当然,这些都是我从作品中侧面了解到的,而其他的性格,我想只有面对面的交流一下,才能做出解读。”

  接着。

  就是第三个问题、第四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

  “下面,让我们看看六月份的周榜榜单好了。”

  全部回答完毕。

  主持人则是将六月份每周的单曲排行榜拿出来对比了一下。

  凌正阳的强势。

  不仅仅表现在‘回声音乐’上。

  甚至对比‘云听’也完全不落下风。

  他这五首单曲的销量。

  抛开主播的身份不谈。

  那真是跟一线歌手也没什么区别了。

  节目最后。

  主持人又道:“近一二十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电脑手机多以拼音打字为主,使得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去真正的写字,甚至于一些常用的笔画都渐渐的在脑海中模糊起来,更不要说这些生僻字了,我觉得这首歌最大的意义是重新唤醒了人们对于汉字博大精深的感觉,提高了人们的重视程度,也提升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蔚蓝海岸公司。

  办公室内。

  林皓不清楚此时在电视上有主持人对凌正阳一阵夸。

  当然。

  就算是知道了。

  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因为这个世界的人不管再怎么理解。

  都不会明白这首《生僻字》的内在深意的。

  歌词堆叠也好。

  弘扬文化也罢。

  都是很表面的一些东西。

  这首歌真能强的地方是引用名著。

  ‘陟罚臧否’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茕茕孑立’出自李密的《陈情表》。

  ‘沆瀣一气’出自钱易的《南部新书》。

  ‘踽踽独行’出自张绎的《祭程伊川文》。

  ‘醍醐灌顶’出自顾况的《行路难》。

  ‘绵绵瓜瓞’出自《诗经》中的《棉》。

  等等

  就没法解释。

  所以当做神曲听就可以了。

  眼下。

  林皓正在给许思嘉和周博文忙活二人今年的新专辑。

  眼瞅着半年快过去了。

  公司歌手还好多人没动态呢。

  得往前赶一赶才行。

  正好电影剪辑完毕。

  时间上一下子富裕了不少。

  许思嘉:《剑心》、《月下逢》、《西楼别序》、《棠梨煎雪》和《九张机》。

  周博文:《好好恋爱》、《命硬》、《越难越爱》、《离开》和《盛夏的舞》。

  妥妥拿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