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2章 给别人出头的机会!

首页
  第692章 给别人出头的机会!

  

  “哦!凡儿来了!快!速速让凡儿进来见我!”

  崇祯皇帝激动的说道。

  然后,那下人便急忙出去将林凡给请了进来,林凡进入乾清宫,看到崇祯皇帝,先是恭敬的行礼,然后道:“父皇,儿臣有一事相求。”

  崇祯皇帝听到林凡这么说,当即笑着说道:“呵呵!凡儿啊,你我可是父子,哪里有什么求不求的,你有什么需要,直说便是。”

  林凡沉声道:“父皇,儿臣想要您这几日,多去高尔夫球场玩几次,而且,拿着儿臣给您准备的杆子。”

  林凡为了刺激消费,让高尔夫球场实现快速盈利,有特别打造了一款冤大头球杆,专门给那些想要与众不同的人准备的。

  只要让崇祯皇帝拿着玩几次,那么,有人看到同款的球杆,一定会想要购买的。

  “原来是这样的小事,你那个高尔夫球场啊,其实父皇早就想去了,只是一直担心你小子不让父皇去,怕吓到里面的人啊!”

  崇祯皇帝说道。

  “父皇,您身份高贵,怎么会吓到里面的人呢?

  这样吧,您以后每个月去一次,我给您一万大明币,去两次,就给两万!”

  林凡说道。

  恩!

  崇祯皇帝人傻了,他记得,林凡那高尔夫球场,年卡都要一千大明币,球杆都是一千大明币起步。

  自己去玩,林凡给自己准备球杆就算了,居然还给自己钱,这是在孝敬自己吗?

  看来,凡儿是真的长大了。

  王承恩笑着说道:“陛下,太子殿下这是变着法的孝敬您呢!”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非常的高兴,道:“凡儿啊,朕不缺钱,这些钱你还是留着吧,多赚一些银子,以后你登基了,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林凡则是说道:“父皇,我让您去高尔夫球场,那是利用您赚钱呢,一次一万大明币,很划算,我都觉得是我赚大了。”

  “恩?

  我是去帮你赚钱的,何解?”

  崇祯皇帝疑惑的问道。

  “父皇,您想啊,您是皇帝,我为您特别打造的球杆,您用着,是不是显得特别的高贵?”

  林凡问道。

  “对呀!你为我特别打造的球杆,那肯定是非常的高贵啊!”

  崇祯皇帝说道。

  “那如果说,我将您的球杆,给设置成编号,您的是一号,然后,我后面再做出来九十九个,凑成一百个!”

  “这个球杆,就是限量款,这一百个卖完了,我就不会再生产了,那么,这九十九个球杆,会不会有很多人想要呢?”

  林凡反问道。

  “这是自然,朕用过的球杆,自然是有很多人想要得到,你若是卖一万大明币一个,怕是一日之内,就要卖光了!”

  崇祯皇帝得意的说道。

  他现在知道林凡要如何赚钱了,通过自己使用球杆,然后将球杆高价卖出,赚取到大量的大明币。

  不得不说,凡儿这头脑,实在是太好了!

  然而,林凡却是摇头说道:“不是一万大明币一个,而是十万大明币一根!”

  十万大明币!

  那九十九个,岂不就是九百九十万大明币,这也太赚钱了吧!

  崇祯皇帝和王承恩,此刻都想要给林凡跪下了,见过赚钱的,但是没见过像你这么赚钱的啊!

  “凡儿,你卖这么贵,卖得出去吗?”

  崇祯皇帝问道。

  “呵呵!只要是您用过的东西,就不愁卖不出去,再说了,卖不出去的话,我可以留着啊!”

  “此物,有纪念意义。”

  “而且,这次是球杆,以后还会有别的东西,只要是父皇用过的,我全部都要卖高价!”

  林凡笑着说道。

  “咳咳!凡儿!为父服了,你是狠啊!”

  崇祯皇帝干咳了两声,直接说道。

  林凡无语,崇祯皇帝这是在哪学的这么说话,感觉像是也穿越过一样。

  “对了,凡儿,父皇想要知道,你为何要在和硕特修路?”

  崇祯皇帝问道。

  “回父皇,儿臣在和硕特修路,是为了加快兵马的行进,同时,在东察合台也修路了,到时大军直接杀过去,将东察合台占据。”

  林凡解释道。

  额……

  这个回答,倒是和自己猜测的差不多,只是,大明朝这么多有名的将领,林凡不派他们去,反而是派了一个不知名的李谷一,这是什么意思?

  “凡儿,为父还有一个问题,这一次派去和硕特的锦衣卫,立下奇功,你是如何知道此人可用的?”

  崇祯皇帝好奇的问道。

  “哦!这次锦衣卫派谁去了?”

  林凡问道。

  额……

  崇祯皇帝无语,林凡还真的不知道派谁过去了,他沉声道:“是一个名为李谷一的锦衣卫俭事。”

  “哦,原来是叫李谷一啊,看来此人是个人才,可以多加培养一下。”

  林凡说道。

  “凡儿!去支援和硕特,如此重要的事情,你为何不找一个信任的人去,反而是随便派了一个人过去?”

  崇祯皇帝好奇的问道。

  “呵呵!父皇,若是我大唐有几个猛将,我便一直重用他们,其他人还有出头之日吗?”

  林凡反问道。

  这……

  这个回答,让崇祯皇帝无法反驳,若是他只知道那几个猛将,一直重用他们,其他人的确是没有出头之日。

  “父皇!历古历代,能人辈出的年代,多是战乱年代,便是这个道理,那个时候,兵荒马乱,虽然民不聊生,可是对于人才来说,反而是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就如同现在的大明朝,若是儿臣事事都亲力亲为,的确是可以做的更好,可是这样真的很累!”

  “相反的,若是儿臣将事情都交给低下的人去做,而且是随机的交给他们,这样便可以发现更多的人才。”

  “就比如这一次的李谷一,他是锦衣卫俭事,可是儿臣却不知道此人,但是,通过这次的事情,儿臣知道他了。”

  林凡沉声道。

  额……

  崇祯皇帝对于林凡的这个回答,更加没有办法辩驳,的确是如此,没有这次的事情,李谷一是谁,自己也不可能知道。

  而王承恩却是瞪大了眼睛,看来太子殿下,已经将帝王心术,给揣摩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