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四章 封赏

首页
  第四百八十四章 封赏

  随着陆阳一声免礼。

  众人平身告道:“谢大王。”

  成千上万炽热的目光紧盯着陆阳的脸色。

  陆阳坚持着控制自己的表情。

  萧让出列高唱道:“请大王祭告苍天。”

  陆阳朝着那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大鼎禀告道:“陆阳无德无才,凭着一众好汉一路不离不弃,相互扶持,才走到今天。

  如今登基在即,唯恐辜负文武百官的期盼,山东百姓的厚望。

  是以诚惶诚恐。

  如今汉家内部征战不断,外部四夷虎视眈眈。

  若天地之间真有神灵,祈请俯察,护佑我等。

  只求开国之后,能顺顺利利一统天下。

  使国泰民安,绵延长久。

  陆阳再此,叩告苍天,山川,大河。

  及历朝历代先烈之灵寝。

  自两晋之后,五胡乱华。

  数百年战乱不断。

  至今仍有余波。

  我不会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为此,必须建立另一个不同于大宋的强势政权。

  而今,特于九月十五,在泰山之巅设祭,诏告天地皇祗,立国大齐,建元安民。”

  陆阳的声音雄壮有力,在山间回荡久久不绝。

  片刻之后,不知有谁带起。

  满山高呼万岁。

  庞小妹看着陆阳的背影,目光中隐隐带了一丝崇拜。

  萧让捧来了一只金碗,里面盛满了美酒。

  陆阳接过手来,双手高高举起。

  “这一杯酒,祭苍天,祭英烈,也祭死去的将士们。”

  陆阳双手紧握,杯口微微倾斜,将酒祭洒在了大鼎之前。

  随后萧让又递给了陆阳一张写满字的黄纸。

  上面写的就是陆阳方才所念的告词。

  陆阳将旁边托盘上的玉玺取来,在纸上盖了一封大印。

  他手一挥,直接将纸直接扔进了大鼎里。

  鼎中燃烧着熊熊烈火,纸张尚未进入鼎中,就被散发出来的热量给引燃,霎时间烧成一片焦黑。

  纸灰并没有随风飘散,反而是顺着热气和风力,飘飘摇摇之上青天,没一会就不见了踪影。

  祭天之礼,自此已毕。

  众人正打算安排百姓先行疏散。

  却不想此时,忽地响起了一声惊雷。

  烈日当空,云层也不厚。

  天上竟然降下了瓢泼大雨。

  哗啦啦冲刷而下。

  山巅的大鼎上顿时传出了水蒸发所发出的滋滋声。

  陆阳连忙赶到庞小妹身旁,用自己的袖子给庞小妹遮雨。

  他问公孙胜道:“道长,今天怎么会下雨。”

  公孙胜连忙掐算。

  可算着算着,他的头上就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大王,此雨来得蹊跷。

  我连续七天观测天象、气候、水文还有动物的表现。

  早已确定未来半个月内都不会下雨。”

  许贯忠道:“会不会是道长一时疏漏?”

  公孙胜对自己的道法极为自信。

  观测天象这方面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不可能出现疏漏。

  不过眼下这种情况,也让他产生了自我怀疑。

  “不应该啊。”

  他仰头一望,只见降雨的区域其实非常小。

  远远望去,山脚下的行人都没有奔跑躲雨的行动。

  看来下雨的只有山巅这一部分。

  慢慢的,雨越下越大。

  鼎中的火焰忽闪忽闪的竟然熄灭了。

  祭天大鼎中的火焰竟然被雨水给浇灭了。

  众人慌了神,连忙问道:“公孙道长,此等天象,寓意如何?”

  公孙胜让众人莫慌。

  他连忙卜算,可此事却因与陆阳有关被蒙上了一层迷雾,任凭他怎么卜算,都无法一窥根底。

  没办法,他只能先往好了说。

  “诸位,此乃大喜之事,祥瑞之兆。”

  大家都问道:“怎么个说法?”

  公孙胜道:“我大齐属水,大宋属火。

  大王祭告苍天之后,苍天便降下大雨,浇灭烈火,以水灭火,就意味着我大齐将取代大宋。”

  “哦!原来如此,哎呀,真是喜事一件啊。”

  陆阳听闻此事,他本人不信天地间有神灵,所以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左右是一个好彩头。

  有此事也能振奋军心,提升百姓的支持度。

  齐州,许贯忠将前任知府的家宅收拾了出来,暂时当作陆阳的行宫。

  众人在厅中见过陆阳,躬身行礼。

  陆阳道:“大家不必客气。虽然我等已经建国立业,但我们只间的感情不会变。

  大家在我面前不必过于拘束。”

  闻焕章道:“启禀大王,江湖归江湖,朝堂归朝堂。

  江湖之上讲的是义气,朝堂之上讲的是规矩。

  大王与我等关系再好,我等也应谨守礼仪。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若是太没规矩,传出去,有损大王威仪。”

  陆阳闻言,也不再多说。

  便让萧让出列,宣读诏书。

  “大齐立国,顺天应民。

  齐王府建制,众文武皆有分定。

  计开:

  王府下设中书省。

  封闻焕章为中书令,许贯忠为参政,掌管机密要政。

  中书省下设六部,五监。

  封吏部尚书:柴进,礼部尚书:樊瑞,户部尚书:王猛,兵部尚书:朱武,工部尚书:陶宗望,刑部尚书:裴宣。

  司天监监正公孙胜,军器监监正汤隆,将作监监正金大坚,船舶监监正孟康,御马监监正皇甫端。

  军政司、军法司、军情司三司不散。

  分别归属于户部、刑部、兵部麾下。

  萧让为崇文馆掌院学士。

  安道全为御医馆首席。

  封林冲为殿帅府太尉。

  鲁智深为枢密院使。

  卢俊义为枢密院副使。

  秦明、呼延灼同知枢密院事。

  关胜为护驾将军。

  焦挺、吕方、郭盛、酆美为护军将军。

  王定六、邓飞、马麟封宣威将军。

  各军正将封虎威将军。

  副将封扬武将军。

  各部需各司其职,勿负厚望。”

  众人道:“臣等遵命,领旨谢恩。”

  大家都得了官职,心中高兴。

  尤其是杨志,他的一生只能用倒霉形容。

  忠于大宋三十年,为了保住家族最后的一点颜面甚至不惜为奸臣当鹰犬。

  可结果却不如人意。

  没想到落草之后却时来运转。

  自从跟着鲁智深来到梁山,山寨势力一天比一天大。

  今日也建元开国。

  自己变成了开国元勋。

  以前他还总觉得杨家一门忠烈,自己也不应该背反大宋,如此作为,纯粹是让家族蒙羞。

  但后来他也想通了。

  杨家之所以会被黎民称敬,是因为杨家誓死抗辽,保护百姓。

  若论忠于大宋。

  他的祖先金刀杨业一开始也不是大宋臣子,而是北汉降将。

  这么一想,自己为了百姓,投人梁山,好像跟先祖降宋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志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和先祖一样的感觉,一样的事业。

  还有林冲,他原本只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说的很威风,但禁军教头足有上千。

  林冲在里面算是十分厉害,但也就是个小官罢了。

  他本来也没有上进的打算,只想着守着娘子平平安安过完一辈子。

  没想到却被高俅迫害,落草为寇。

  而今,他已经亲手斩杀仇敌,还做到了和高俅一样的位子。

  不得不说是造化弄人。

  韩涛彭玘两人在后面纷纷恭喜呼延灼身居高位。

  黄信秦明也在谈笑风生。

  大家各自找人热络的聊起来。

  此时,却有一人禀道:“大王,小人无才无德,不敢窃居此位,还请大王收回成命。”

  陆阳一看,却是陶宗望。

  陶宗望是个土木方面的大才。

  不管是各地城防,还是山寨上的修建规划,基本都是他一个人在做。

  虽然并不参与战略决策,也不领兵外出征战,但他的贡献却一点不比其他人小。

  许是出身不好让他有了些许自卑。

  但陆阳觉得他是足以担任工部尚书一职的。

  不过陶宗望考虑的要必陆阳更多一层。

  他确实有这个能力。

  但如今的齐国毕竟是由绿林而起。

  之前的关系不得不照顾。

  六部尚书,除了他以外都不是一般人。

  吏部尚书是小旋风柴进。

  声明遍及天下,交友广达四方。

  还对山寨有大恩。

  剩下的四位不是机密军师就是军部三司的首领。

  五人在山寨时期就是位高权重。

  只有他一个是接近边缘的人物。

  若是跟这五人并列。

  莫说这五人没有想法,别人也不会服气。

  再说陶宗望原本在黄门山落草。

  四人他排行老四。

  大哥摩云金翅欧鹏只是个副将。

  二哥神算子蒋敬所属的钱粮部门也归属户部之下。

  三哥铁笛仙马麟更是暂管下军。

  若是他领命,四人之中反而是他官职最高。

  陆阳见他面色有些发苦,也明白了他是什么心思,暗道自己考虑不周。

  “既然你如此谦逊,那工部尚书一职就暂时空缺,改封你为工部下属营缮司主官,暂行工部尚书事。”

  陶宗望得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差事,地位不至于太高,也能掌控相应的权力。

  “多谢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