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五章 派兵助方腊

首页
  第四百六十五章 派兵助方腊

  大批量的百姓涌入了府衙,让农曹衙门本久紧张的人手雪上加霜。

  朱武连忙派了其他几个衙门的吏员去农曹帮忙。

  告示栏前,一个人看着告示似乎在想着什么,忽地,他做出了决定。

  “卖了。”

  一个人连忙拦住他:“三哥,你不是说不卖地吗?”

  三哥道:“我手里只有两亩地,之前不卖那是不值得。

  现在我卖完地,手里能剩下一大笔钱,再去找官府领四亩地。

  手里多出了一大笔钱,又多了两亩地,这么赚的买卖傻子才不干呢!

  至于那三成的粮食,三成粮食才值几个钱?”

  那人一听,顿时也明白了。

  “三哥等等,我跟你一起。咱们回去取地契。”

  当卖地的利益足够大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坐不住了。

  百姓们蜂拥而至,拿着地契到衙门卖地,刚卖完地,转身就到另一边再把地领回来。

  时间接近中午。

  衙门有贴出了一张告示。

  “梁山泊下,莱州府示。

  因征地已接近收尾,故只以高于市价五成收购。

  先到先得。”

  这下可算是吧那些还在观望的人给急坏了。

  等了不到半天又亏了两成地价。

  为了避免等的越久亏得越多。

  他们连忙回家拿上了地契到衙门来把地卖了,再去领新地。

  两天之后,各县下属衙门都传来捷报,本地的征地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府衙之中。

  朱武正和扈成兄妹与府衙众僚摆庆功宴。

  农曹举杯道:“这次征地的任务已经圆满成功,全赖军师妙计,我敬军师一杯。”

  朱武举杯,两人对饮。

  户曹也很高兴:“这次征地不仅完成了寨主给我们的任务,还顺便抓出了不少黑户。

  以前我还不知道,这次一分地,莱州府一夜之间多了好几千人。”

  “哈哈哈哈!”

  众人开心的大笑了起来。

  莱州共有人口近百万,此次分地就分出去了四百万亩。

  梁山手中剩下了两百万亩。

  便由扈成和农曹下属负责招募人手,进行屯垦。

  以现在的税率,等到来年秋收时节,只要没有天灾,莱州府将为山寨贡献将近一千万石粮草。

  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其他所有州府的总和。

  与此同时,梁山也收到了来自江南的最新战报。

  朝廷大军以润州镇江府为根基。

  兵分两路进发。

  东路军以童贯为主帅,王禀为先锋。

  先攻破了丹徒县,斩杀元帅邢政,吕师囊兵败,退往苏州。

  之后大军再破常州,下无锡,已经打到了苏州城外。

  另一边西路军以谭稹为主帅,刘镇为先锋,杨可世为侧军。

  两军分别出发,拿下了池宣二州。

  宣州经略家余庆连带六员统制全部战死。

  西线大军正望广德军逼近。

  方腊此时正在南方忙碌着攻打处州、温州、信州来扩大地盘。

  但他的北部防御已经有些崩溃的迹象。

  陆阳手中抓着情报,指节都有些发白,想要与军师门商量一下对策,却想起来诸位军师已经去各地主持大局了。

  他的智囊们都不在山寨。

  朱贵每日都看着江南传回来的战报,对江南的局势也有不少了解。

  “寨主,方腊面对西军,虽然不能说是溃不成军,但也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

  自童贯大军就位开始,南方宋军每日都在高奏凯歌。

  战线每天都会往前推。

  方腊只能一步步后退。

  再这么下去,我担心他撑不过今年。”

  南边方腊跟童贯打的鸡飞狗跳。

  王庆田虎这两个家伙却是小富则安,胸无大志。

  明明身边的宋军并不多,却一直固守地盘,从没想过要帮方腊解围。

  要保方腊,看来还得靠自己。

  童贯大军已经到了江南。

  自己要是傻傻的领着大队兵马往江南而去,一则容易使山东防御空虚,二则也容易中了宋军的埋伏。

  现在宋军在东京附近的禁军大部分都调防到了京东西路。

  梁山周围就有将近二十万朝廷兵马驻防,附近的曹州、濮州、单州至少都有两三万守军。

  河北的相州、博州、恩州守军也不少,得有超过两万。

  梁山兵马又少,还要防备宋军,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派出小股精锐,劫夺童贯大军的粮草。

  “朱贵兄弟,童贯大军的运粮线路你清楚吧。”

  朱贵道:“这是自然。”

  说着他便到地图边比划了起来:“寨主,咱们的水军封锁了黄河和大运河的交汇处,东京的漕运也就断绝了。

  这段时间,朝廷一直在使用陆运。

  陆运不仅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还为了减小消耗,还需要补给点来存放大量物资。

  童贯大军的粮草走的也是陆路。

  从东京出发,第一站是南京应天府。

  然后是淮南东路的宿州,再经滁州,最后到达扬州。

  扬州的物资再通过船只运到对岸的镇江府,童贯前沿帅府所在。

  这些都是防御重镇,每州至少都有一万余兵马驻守。

  尤其是应天府和扬州。

  一个是大宋陪都,一个是前线基地。

  兵马尤其多。

  要下手也该选滁州或者宿州。”

  陆阳手指点着滁州,他还记得自己上学时背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其中有提到,环滁皆山也。

  滁州四面环山,是个易守难攻的险要去处。

  况且梁山兵马不熟悉当地地形。

  失去地利,战役就输了一半。

  如今看来只有从宿州下手。

  首先,宿州离梁山占据的山东够近,兵马从沂州出发,越过徐州,就能直接到达宿州。

  第二,宿州地处淮北平原,四周都是平地。利于梁山大批马军奔袭。

  第三,宿州的守军只有一万人,而且马军只有一千。

  就算计划失败了,对方也不可能追得上自己。

  想到此处,他便立刻下令给驻守济州至沂州沿线的右厢大军。

  命右厢想办法打破宿州,烧毁在城中储存的童贯大军粮草。

  在济州的卢俊义和闻焕章接到了消息。

  连忙找来了几位参谋。

  因为项元镇本人兼任着一军弓手统制之职,所以在沂州驻防,并不在济州。

  在场的只有卢俊义、闻焕章、梅展和张开。

  两人将山寨传来的命令也传达给了两位参谋。

  让他们也帮忙想想办法。

  梅展老成持重,他先就当前形势进行了分析。

  “咱们济州一共只有一万五千兵马,梁都监刚刚招募的那五千守备军训练还不到一个月,根本不堪用,不能让他们上战场。

  济州要面对单州、曹州四万朝廷兵马的压力。

  光是守城已经捉襟见肘了。

  抽调不出多余的兵力。

  最多只能排几员头领。

  而沂州方向,虽然要面队滕阳军、徐州和海州三方压力。

  但这三州的兵力加起来也就不到两万。

  要抽兵马,也应该从沂州抽调。”

  张开也道:“梅三哥说得对,以我只见,马军守城排不上什么大用场。

  不如就从派沂州六千马军攻打宿州,我们则做出动作牵制周边几州的兵力。”

  卢俊义眉头紧皱:“就如张参谋所讲,马军不善守城,但也不善攻城。”

  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六千梁山马军在平原上要干掉一万宋军步兵,简直是砍瓜切菜。

  但是此战的关键在于对手是驻守宿州的城防军。

  六千马军要是拿去攻城,浪费不说,还不一定打的下来。

  闻焕章笑道:“就是因为有这种时候,所以才需要以奇谋制胜。

  强攻不行,便智取。

  卢员外,以我只见,燕青、杨雄、石秀几位兄弟心思机警,反应敏捷。

  便由他们三人带领一部分精锐潜进宿州。

  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放我军马军进城,烧完粮草就走,绝不拖延。

  你看如何?”

  卢俊义道:“也只能如此了。”

  闻焕章又想了想:“我马上写封书信,向军情司借调神驹子马道长前来帮忙,务实此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