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五章 登坛宣誓,共赴国难

首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登坛宣誓,共赴国难

  梁开明和梁处整日关在牢里,还不知道外面出了什么事。

  当他们得知了自家众人的遭遇之时惊得连连后怕。

  要是唯一的儿子被发配的边疆从军,唯一的女儿被充入教坊司为妓,两人心中的痛苦,比死了都难受。

  待叙完了亲情。

  梁开明这才反应过来。

  连忙带着全家叩谢陆阳救命之恩。

  “梁家今日面临灭顶之灾,幸得有陆寨主相救。

  大恩深重,无以为报。

  自此以后,梁家愿为陆寨主马前小卒。

  但有驱驰,绝无二话。”

  陆阳也连忙让众人帮忙把梁家一门都扶起来。

  “老将军言重了,你们上了山寨,以后咱们就是自家人,不分彼此。

  我还有很多事情想和老将军请教。”

  众人一番客套,气氛慢慢融洽了起来。

  大家各自坐回椅子上。

  陆阳笑着问道:“梁小姐可还认得在下?”

  梁红玉面色尴尬,又带着不失礼貌的微笑。

  明显是想不起来,但又不好意思说。

  陆阳并没有觉得被小看了。

  毕竟那是三年多前事了,也只见了短短半分钟,说了不到四句话。

  “那是三年前的夏天,我路过池州的时候,经过了梁家后院墙外。听到里面有人在使弄枪棒,一时好奇便跳上墙去查看,刚好被小姐你发现。你还把我当成了爱慕你的池州子弟。”

  “啊!”

  梁红玉突然一阵惊呼:“我想起来了,你当时还说你是个过路的客商,我听你是西北口音就没有怀疑,让你退了出去。”

  “没错,那正是我。当初我见小姐枪法精妙绝伦,事后便打听了一番。

  没想到竟然是将门虎女。

  原想着招你上山,共谋大事。

  不过梁家毕竟是官军,此事便暂且按下。

  直到前些天我接到方腊起兵,攻打宣池二州的消息。

  这才又想起了你。”

  梁家的老少两位夫人一听说陆阳是要招揽女儿上山去当头领,心中不免惦念了起来。

  老夫人道:“陆寨主,我家红玉虽然懂得些许功夫韬略,但毕竟是个女儿身。

  你们山寨上全是汉子,她做头领,如何服的了众啊!

  再说了,就凭她这些本事,怎么配当什么头领。”

  陆阳道:“老夫人不必担忧,我山上兄弟都是义气好汉,不会因为梁小姐是女儿身就排挤她。

  做头领凭的是本事。

  我相信梁小姐的能力,应该是绰绰有余。”

  老夫人还想再说。

  可是梁开明却先道:“好了,红玉的本事比他哥哥不知道强出多少,连他爹都不是对手。

  你就别在这闲操心了。”

  老夫人骂道:“你个老不死的,什么叫闲操心。她整天呆在家里还老是舞枪弄棒的,要是进了军队,每日跟一群大男人呆在一起。以后还怎么嫁人啊?”

  梁开明畏妻如虎。

  老夫人一开口,他立马就缩了。

  “我就随口那么一说。再说了,夫妻之间也讲究各有所爱。说不定就有人喜欢这样的。”

  老夫人道:“那样的人,你打着灯笼去找也找不到。”

  陆阳连忙出来打圆场:“老夫人不用急,我不让她上前线就是了。”

  这话一出,老夫人是高兴了。

  梁红玉却垮了脸。

  她从小就有当女将军驰骋沙场的梦想。

  好不容易有个苗头,却又被奶奶给掐灭了。

  梁山没有打算在此久留。

  破城之后的第二天。

  陆阳就派人联系了宣州的家余庆。

  家余庆亲自带领一万兵马前来接收池州。

  两人在城门前见面。

  家余庆骑马上前:“陆寨主,咱们又见面了。”

  陆阳笑道:“前日在阵前未来得及跟家经略详谈,不想今日竟然又要分别。

  可谓是时运不济。”

  家余庆拍了拍战马:“陆寨主客气了,此次我还得多谢陆寨主帮忙打下了池州城。

  以后若有机会,请陆寨主再临江南,家某必扫塌相迎。”

  梁山大军辞了池州。

  通过乔正的水军回到北岸,马不停蹄向着梁山泊方向开去。

  待童贯大军到达扬州。

  梁山兵马已经返回了山寨。

  童贯刚刚到达扬州,便有人将池州陷落的消息呈报给了他。

  根据信中的信息所示。

  此次攻打池州的,甚至还有梁山的兵马。

  童贯心中猛地一跳。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此刻的梁山彩旗招展。

  百余位头领聚集在聚义厅前,替天行道大旗之下。

  下面站着的都是各军精锐。

  最少也是有三次以上战场经验,手中颇有战功的老兵。

  旗下摆着一个巨大的祭坛。

  公孙胜身穿云鹤道袍,手持松纹古剑。

  面前案上摆放着五谷三牲,三柱大香。

  公孙胜口中念念有词。

  众人觉得狂风渐起,卷起黄沙,呼呼吹来。

  卷的杏黄大旗上下翻飞。

  旗杆传来吱呀吱呀的声响。

  仿佛下一秒就要断掉。

  公孙胜脑门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落下,手中掐诀,一时不敢停歇。

  慢慢的,风逐渐变小。

  黄沙也消失不见。

  风中带着湖中湿气,众人便感觉身心凉爽。

  公孙胜这才擦了一下脸上的汗。

  从怀中取出三张符咒迎风送去。

  符咒在空中自燃起来,不一会,天上的云尽皆散去,只留下万里晴空。

  公孙胜收剑而立。

  霎时间风定云稀。

  而他的道袍还在微微飘动。

  众人再看,只见公孙胜双手高举。

  高喝道:“天命已至,其数大吉!”

  朱武被在背后的手往上一抬。

  一阵悠扬雄壮的音乐陡然响起。

  山脚下,一个黑甲黑袍的身影踩着红色的地毯,一步一步向着大气前进。

  道路两侧站满了负责维护秩序的梁山军士,军士后面大部分则是山上军士的家眷,还有投靠山寨的百姓。

  众人都在议论纷纷:“今天发生什么事了,这么大的场面。”

  “不知道啊。哎,这不是寨主吗?”

  陆阳听着周边百姓们议论纷纷。

  眼中却只有山上的杏黄大旗。

  这面旗帜代表了梁山的行事宗旨,代表陆阳坚持至今的信念。

  建立一个以百姓为上,事事为百姓考量的政权。

  替天行道,民即是天。

  广场一侧,站着数位身着文士衫,头戴方巾的读书人。

  正是被请上山的几位前州府官员。

  张叔夜叹道:“今日梁山反我大宋,此战若旷日持久,必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陈文昭和王师中什么也没说。

  但眼神中却有着忧国忧民之情。

  高台上,宿元景等钦差一行也被邀请观礼。

  陆阳一步一步从山下走上高台,每一步都会让他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一分。

  面对着全寨众人的目光,他第一次有了喘不过来气,想要逃走的冲动。

  “呼、呼、呼!”

  几次深呼吸,让陆阳剧烈跳动心脏略微平复。

  但见旗下早已铸就三层高台,遍列五方旗帜。

  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

  众将在台下分列两边。

  见陆阳前来,由卢俊义带领:“恭请寨主,登临高坛。”

  陆阳深吸了一口气。

  在燕青的帮助下整理了一下衣物和佩剑,确保没有失礼之处。

  随后便慨然而上。

  到达台前,从公孙胜手中接过三柱香,随后焚香再拜天地。

  告曰:

  “汉家不幸,皇纲失统。赵氏不贤,宠幸奸臣。祸乱天下,流毒百姓。

  今内有奸党作乱,外有契丹女真虎视眈眈。

  阳等惧社稷沦丧,山河破碎。

  故在此纠集义兵,共赴国难。

  凡我兄弟,同心戮力。保国安民,并无二志。

  有渝此誓,万箭穿心,绝其后嗣。

  皇天后土,实共鉴之!”

  众人皆道:“皇天后土,实共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