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燃眉之急

首页
  第二十二章:燃眉之急

  “陛下……圣明!

  是臣思虑不周了。”

  对于杨坚几乎没给李纲留下第二条路的问话,李纲在心中犹豫了许久,终究还是化作了无力二字。

  诚然,这条精练新兵的路确实没有人走过,没有先例可循。

  可这世上的哪一条路,是天生出来的呢?

  连尝试都不尝试就说此路不通……这分明就是不想!

  对于李纲的识趣,杨坚笑了笑,道:“兵部能提出新的想法,总归是好的,右丞不必自责。

  至于这征讨林邑国,所需的后勤粮草以及开拔之资……兵部可有想法了吗?”

  李纲在心中叹了口气,向杨坚拱手道:“回陛下,臣以为,如果不动用义仓和官仓的话,那想要筹措出这笔军资的话……

  或许可以效仿汉朝武帝,将盐铁收归官营之故事。”

  “盐铁官营?”

  杨坚先是一惊,随后眯眼看向一脸正容的李纲,沉吟不语。

  他本来还奇怪,为什么李纲呈上来的文折上面,对大军征讨这一方案的后勤计划一字不提。

  现在得李纲当面这么一说,他才反应过来,李纲居然打上了盐铁的注意。

  盐铁之利极为巨大,若是真能将天下盐铁尽数收归官营,别说征讨林邑了,便是日后对突厥,高句丽的用兵,也是极大的助力。

  可同样,想要做到这一点,却也并不容易。

  北朝历代君王哪一个不对这盐铁之利眼馋万分,可即便强如周武帝宇文邕,最后也没敢真的对这方面动手。

  现在李纲居然提出这点……

  杨坚甚至怀疑,李纲是在倒逼自己采取精练新兵的方案。

  可如果忽视掉将盐铁收归官营的困难,单说若真在自己的治下,能够解决隋朝这么大的一个麻烦……

  青史之上,自己岂不是又要多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念至此,杨坚的心竟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李右丞,此法……真是兵部所想?”

  杨坚的目光中带着审视,李纲知晓这里面的利害,此时也不敢胡诌,只是道:“回陛下,此法并非兵部商讨出来的结果。

  而是……臣和齐王殿下的大胆之言。”

  “齐王……”

  杨坚自语了一声,心中无可避免地闪过一丝失望。

  如果此法是由兵部商讨出来的,那就意味着在朝堂中,已有势力支持盐铁官营这一政策。

  可如果只是李纲和其他人的一家之言,那就证明朝堂之上对这一点,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杨坚摇了摇头,挥手道:“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臣告退。”

  李纲起身向杨坚拱手一礼,离开了武德殿。

  杨坚独自一人坐在龙案上,双眼盯着面前的那道文折,瞳孔逐渐涣散。

  半晌后,他出声道:“齐王现在在做什么?”

  身旁的侍卫闻言上前,恭声道:“回陛下,据消息说,齐王这几日接见了左监门将军罗荣之子罗艺,以及京兆杜氏子弟杜如晦。

  除此之外,便是在今日,齐王派人去接纳了一批曾经的东宫旧人家眷。”

  ……

  几乎就在李纲入宫的同时,齐王府,东福轩外堂。

  史怀义,史万宝叔侄二人,以及杨勇、杜如晦四人齐聚一处。

  在史怀义叔侄二人面前,是一小摞写满文字的地契。

  “殿下,按照您的吩咐,这是京师周围那些已经废弃的盐井,盐矿的周边地契。

  您看看可有差池?”

  杨勇接过这些地契翻看了几下,眉头微微一皱,道:“只有这些?”

  这是杨勇吩咐他们办的第一件事,眼看这事情似乎可能要出现点问题,史怀义连忙道:“殿下,这已经是京师周围三十里所有的地契了。”

  “三十里?”杨勇摇了摇头,道:“三十里不够,差的太多了。富平,蒲城,这些地方不是都有不少已经废弃的盐井和盐矿吗?

  就以这些地方为中心,周围所有的盐井盐矿,都给本王收了。”

  “这……”

  史怀义明显一愣,脸上露出一丝为难,道:“殿下,富平距离京师的路程足足将近两百里,若是这般收购,声势恐怕会有些大,难保不会被人察觉啊。”

  “无妨。”杨勇拍了拍手上的地契,一本正经地道:“本王就没想过要暗中行事。

  你们收购的时候,不仅不能低调,反而要给本王高调起来,最好是能把京城这些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才好。”

  “呃……”

  史怀义脸色一僵。

  他原本以为,就凭借着自己的身份和家世,杨勇让他做的事情,肯定应该是机密的大事情。

  可现在看来……怎么有种给别人打掩护的感觉……

  见史怀义和史万宝同时面露难色,杨勇皱眉道:“怎么?还有什么困难?”

  史怀义被这番话拉回了思绪,稍稍吸了口气,向杨勇低头道:“不瞒殿下,我叔侄二人之前……花销不少。

  今日买这些地契,已然是找其他人筹借了不少。如果再继续收购的话……可能有些困难。”

  “嗯……”

  杨勇听得这话,不禁沉吟。

  史怀义的意思很明显,他们缺钱了。

  虽然这些废弃的盐井盐矿价值不高,但架不住自己收购的面积大。

  而且以后史家叔侄二人如果真的把声势抬了上去,这些地主势必会坐地起价。

  算来算去,这确实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史家叔侄二人之前要照顾那么多东宫旧人的家眷,花销如流水并不夸张。

  如今他们已经归入自己麾下,自己让他们去收购,总不能让人家自己借贷解决。

  可是这钱……

  杨勇有些头疼。

  身为皇子,其实每个月宫中拨下来的月俸并不多。

  自己正常花销还可以,但要是想做点别的事,那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自己刚从东宫的圈禁当中出来,齐王府自己的产业空空如也,下面人的孝敬也无从所起。

  至于唯一的食邑……

  现在还没到收税的时候,自己是自然是一分钱也拿不到的。

  三人一时沉默,杜如晦的眸子却在这时闪了闪,突然道:“殿下,如果是银钱一事,小民可以给家里修书一封,或许可解殿下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