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章:需求

首页
  第一百五十章:需求

  虽然已经知道杨勇自己有自己的算计,但这件事情毕竟不一般。

  连杨广那边都知道,勾结外族对于他们这些皇子来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罪名,杨勇不可能全然不清楚。

  所以杜如晦还是觉得,杨勇现在虽然情形迫使他没办法做出什么对策,但如果只是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好像也不是很合适的样子。

  “放心吧,此事的胜负手不在于民间舆论,也不在于是否勾结外族,而在于朝堂本身,在于父皇本身。”

  杨勇抿了口手中的热茶,笑了笑,道:“现在这消息不过才刚刚出来。

  本王再怎么说,现在也是盐务总监,和突厥启民那边展开官贸一事,用的也是我盐务监的白盐。

  不管是父皇也好,还是朝廷也罢,总是要在这件事上咨询本王的意见,他们尚且不急,我们坐观其变就是。”

  说完杨勇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转而指了指自己手中的茶盏,问向了自己身旁的高盛玉。

  “诶,玉儿,你这茶的口味不错啊,好像跟以往不大一样。”

  高盛玉却没有急着接话,而是冲着杨勇盈盈一笑,随后不着痕迹地看了眼杜如晦。

  杜如晦知道,杨勇现在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而且杨勇现在已经有了要将自己打发走的意思,所以他也不再继续死赖着脸皮留在这里,转而向杨勇拱手告辞离去。

  高盛玉也是一直等到杜如晦离开,见杨勇没有反应,方才道:“承蒙殿下夸奖,这只是妾身随便鼓捣出来的一些小玩意罢了。

  倒是殿下您……”

  高盛玉话音半落,抬头看了眼此时正低着头把玩着手中茶盏的杨勇,见杨勇没有反应,才鼓起勇气继续道:“妾身只是一妇道人家,不知道朝中的事情。

  但殿下您如今地位不稳,一切成就都是承蒙于陛下。

  如果东宫那边真的动摇了避一下和殿下您之间的信任关系,那对于殿下来说,妾身觉得并非是一件好事。”

  说完,高胜玉又急忙起身,向杨勇敛身行了一礼,最后补充道:“妾身只是一妇道人家,若有说的错漏之处,还请殿下海涵。”

  “唉,你啊……”

  杨勇颇为头疼地摇了摇头,语气哭笑不得,同时又有些无奈。

  他抬了抬手,示意高盛玉先起身,道:“你怎么说也是本王的昭仪在王府当中,你就是当之无愧的女主人。

  天天总向本王行礼做什么?”

  高盛玉听不出杨勇是真心还是假意,但他却十分清楚,自己身为齐王昭仪,时时刻刻在杨勇面前保持恭敬还是极为必要的。

  所以此时面对着杨勇,高盛玉既没有反驳,也没有出言认同,只是低着头缓缓起身,随后坐了回去。

  杨勇看着高盛玉的行为举止,心中倒是更加无奈,但拥有前世记忆的他却也深知,这就是高盛玉的性格。

  这种谨慎小心的性格,固然会给他在忙碌当中增添不少的轻松,但也同样会在他没事干的时候,让他不由地多上几分无聊。

  不过想要转变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的,而且杨勇也没那闲工夫去要转变别人的性格,所以他只是道:“本王知道你说的在理。

  但父皇毕竟年纪已经大了,耳根子软,有些东西在他身边的话,说的多了,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对本王不太好的影响。

  不是本人想和父皇之间变得不信任,关系变得脆弱,是有人故意挑拨。

  加之父皇心中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太多的安全感,尤其是在皇后崩天之后,父皇现在心中的这份不安全的感觉更加会被无限放大。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在父皇面前,挑拨本王和父皇的关系,效果必然是极为显著的,这不是本王可以更改改变的事情。”

  高盛玉听得这些话,眼神不由地暗淡了下去。

  杨勇没有理由骗他,而且她虽然是一届女流,但毕竟出身于世家大族,同样有着自己的见识和思考。

  所以他清楚地知道,杨勇所说的这些话都是真的,也都是目前的现实。

  就拿那些勋贵子弟被派到盐务监的事情来说,虽然最后的旨意是杨坚下的命令,也是在杨坚的授意之下,才由三省下达的。

  但同样,如果没有杨素等人在杨坚的面前挑拨是非,加深杨坚心中的不安全感,杨坚也不会出此昏招。

  毕竟这种先把一个皇子从软禁当中解封出来,还封了王爵,给予了重任,当这位皇子将这任务干的风生水起之际,又突然横叉一脚。

  这可以说成是明摆着戏弄自己的儿子,也是在直接迫使自己的儿子反抗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毕竟没有哪一位皇子,会在这种情况下,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刚刚弄起来一些风声的事情就这么轻易的送出去。

  哪怕是自己皇帝老子的命令,也不行!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的话,估计此时已经心态就有些爆炸了。

  说不定就会做出一些不太理智的事情来。

  虽然这种不理智的事情,不会对皇权产生什么直接的实际威胁,但对于皇帝的名声,以及皇族的威严,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尤其是在隋朝这种,世家大族还占据着极为强大的主导权力之时,更是如此。

  所以说,杨坚将这些勋贵子弟空降到盐务监,绝对是一个极大的败笔。

  可即便知道这是一个败笔,杨勇却也没有太多反抗的能力。

  毕竟他的实力太过弱小,而且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他并没有人能够在杨坚的面前说上话。

  他在朝廷当中并非是孤家寡人,就以李纲来说,对他的好感就已然相当不错。

  但这些人终究只是外朝的人,对朝廷政务,能产生一些影响,但对于杨坚的个人想法来说,影响就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而杨勇现在并不需要在政务上去多做什么,反倒是在杨坚的个人想法上,杨勇反而对此的需求更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