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七章 未来艺术形态

首页
  第八十七章 未来艺术形态

  权顺虞发现妹妹有些不太正常,吃过晚饭后就闷在屋里,一会儿又端着笔记本跑到了阳台上,怎么看都是心事重重让人不省心的样子。≧頂點小說,..

  在家里,权顺虞的收入是第二高的,仅次于妹妹宝儿。他们的父亲是文化体育观光部、文化司的一名处长,分管外国文化产品与版权的引进审批工作,按照中国人的等级来分,那就属于县处级干部。一共有三个孩子,两子一女。

  大哥是70末的人,安静沉稳,业余爱好做个钢琴手,本职则安安分分跟着老爹混公务员。权顺虞是80初,比小妹宝儿大了六岁,心思活络,大学毕业后就自己创业了。利用老爹的关系开了家音像、影视作品的版权引进公司,既管经营又做监制。主要搞国外大片和音乐的引进生意、顺带着捎点儿本土新人,四五年里,竟然也赚出了三四十亿韩币(两千万人民币)

  韩国人也有以-权-谋-私——或者说,这是东亚各文明的通病,怎么都治不好的。北棒三世传承,弯弯父死子继,南棒也有前总统的女儿当总统,日本也有前首相的外孙当首相。

  只不过,法治稍微好一点的国家,毕竟做事收敛一点。前总统下去后被贪-腐问题挖出来不得善终的例子有好几个,韩国官员们也不敢太出格。

  权家没指望靠老爹收人钱给人办事儿,但是近水楼台这点“主观能动性”的好处也足够吃用了。别人要审批好久才能拿下来的版权引进,通过权家的公司代理就特别流畅。一来二去各大外国片商和音乐公司自然知道门道,遇到生意就照顾权家,代理费中介费这些合法收入自然源源而来。

  作为圈里人,权顺虞知道小妹昨天摊上事儿了,今天回国之前,还在东京开了简短的发布会澄清情况。一开始他自然是对那个让小妹惹上事儿了的男人很是愤慨,可是听说了对方身份之后,又有些不敢愤慨。

  权家的家业,刨除宝儿这些年的私房收入,往大了说也就一亿多人民币的规模,在人家初音集团眼里啥都不是——宝儿只能算是一个出身家教都还不错的富家女,谈不上豪门女。

  在权顺虞看来,如果那个顾莫杰肯明媒正娶,那家里肯定不会反对妹妹和他交往的,怕就怕……

  如此想着,权顺虞不由自主就隔着窗帘凑到了阳台门边,透过门缝探听,很想看看两人的友谊是不是真如妹妹公开宣布的那么纯洁。

  ……

  宝儿开着摄像头,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身边,屏幕对着星空。她本人则大腿并拢、小腿外分,安安静静地用公主坐的姿势,跪坐在一旁的软垫上,手里拿了一罐啤酒。一边喝,一边问:

  “你为什么要在给我准备的说辞里面,加上‘可昭日月’这四个字。我看过中国的武侠小说,那似乎是杨过对程英说的。我和你的友情还没熟到那种程度——别用什么‘我自以为和你是一类人’这样的理由搪塞。”

  屏幕上的视频窗口里,倒是可以看到顾莫杰的脸,他显然是在书房里,跷着腿坐在转椅上,一幅以手支颐的思想者状。

  “原先确实交情不太熟,但是这几个月我听了你不少歌,觉得越来越喜欢那种风格,也越来越理解你了。倒不是区区那几次见面导致的。听一个人的歌,也是能了解一个人的。我能够听出许多种多变的创作风格,听出不甘于卖唱片的桀骜。”

  “这么说,你现在是我的粉丝了咯?”宝儿抿了一口,淡淡的说,“我十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就个人的恋爱观问题接受媒体采访。当时我只说了两句:想要尝试谈一个,但是不希望对方是我的粉丝。你现在已经是我的粉丝,我倒是可以心安理得地把你变成‘友达’了。”

  权宝儿身边会缺少男人追么?显然不可能,但是她确实有一种“型男终成友达”的技能,一个个切得很帅很炫的男生凑上去,都被轻易地太极推开,变成了好兄弟。

  圈外人实在看不懂她的品味。

  “人是会变的,后来呢?你一直都是坚持这种标准和恋爱观的么。”电脑另一头的顾莫杰问得很平静,既没有窥探的急切,也听不出失落或者庆幸。

  “后来半年里,陆陆续续接触了两个男生——其实也算不上谈,只能说是接触。对方条件不错,也有诚意,直接拒绝太伤人,我就电话短信地聊了个把月——最后觉得不合适,就没答应。从那以后,我给自己的恋爱观加了两条新的要求:

  第一,可以是娱乐圈内的人,但是不能是歌手和舞者,可以是演员,也可以是剧作家什么的。因为我自问在歌舞方面的才艺和创造力已经算是和音乐网站的关键词匹配那样生搬硬套,随便点击过一本都市文,然后就无脑地给你推荐‘霸道总裁’或者‘热血兵王’。”

  宝儿不由自主地低声惊呼了一句:“作品本身真的会免费?那创作者靠什么生活?版权的概念难道就不存在了么?”

  顾莫杰若无其事地回答:“这没什么不可思议的吧,或许到时候创作方会从歌单、书单制作者以及大数据提供方的收入里面再分成一大半,相当于是多找了一层中介——但是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因为在这些精准推送出现之前,作者给站、音乐网站的推广分成绝对更高、效率还不如将来的大数据推送那么精确。

  任何一个时代,知识产权都是有分享方的。在手抄书时代,抄写资源与创作资源相比,几乎同样匮乏,所以人类从来不收版权费,你要书就借来自己抄。到了雕版印刷的时代,印刷资源仍然不够丰富,古代文人还有攒一辈子钱,自费刻一部稿子出自己的诗集的,也没见多少人收稿费。只有古登堡印刷术成熟、翻印成本远远低于原创、原创速度成为制约文化传播的最主要瓶颈时,稿费或者说版税的概念才出现了。

  既然如此,当简单创作的门槛极度降低、信息爆炸的时代到来之后呢?或许到时候检索到你所要看的作品,比那个创作者创作出来付出的成本更高。那么智能化、定制化的精确检索服务收费,收得比稿费更高些,也没什么不合理吧。

  其实这个定律不仅存在在文化传媒和无形资产上,对实体经济一样适用——这些年来,任何实体货物经营者花在广告和营销上的成本比例正在越来越高,广告本质不也是一种让别人找到你的手段么?而且广告至少比需求的智能化检索匹配更低效呢,作家、歌手们还不是愿意去花广告费?淘宝店还不是愿意给刷榜费?”

  包装广告费……宝儿怎么可能对这一切陌生?她这些年来的经历,已经让她深谙宣传战的残酷了,看似每年上亿的进账,其实绝大多数是在给公关公司、广告公司赚走了,或者打点了媒体。

  如果欧巴说的那个时代真的来临,或许娱乐圈就不用经纪公司了吧?只要一堆solo的自媒体歌手,直接为一家智能检索与推送的平台打工?在上面发布自己的作品、等着被同好者推送到手上、形成同好属性者的个性化小圈子?

  如今这个时代的成千上万家经纪公司、包装公司,就相当于旧时代的shoppingmall,顾莫杰口中的智能化数据推送平台,就会成为新时代的淘宝,而且更智能。

  只不过,这种程度的大数据,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从技术上实现。

  “听起来好像挺美好,我会陪着你看到那一天么。”

  “你如今正如日中天呢,还是再唱几年歌、卖几年唱片吧。等你哪天拿日韩唱片销量榜冠军拿到空虚寂寞了,想改行了,再来找我,我会给你一份让你觉得人生更有意义的活儿干的。技术的问题你解决不了,但是你至少可以做做理事,帮我引领一下创作指导的方向——不要去试图理解这个岗位,因为这个岗位目前地球上还不存在。它只会随着新技术氛围的形成而产生。或许五年之后,它就出现了呢。”

  “好,如果五年后我唱累了,就去投奔你。”

  宝儿说着,露出了一丝很欢欣的微笑,似乎和五年前第一次拿唱片销量榜第一时那样。

  除夕的钟声敲响了,宝儿心中一惊,对着耳麦最后说了句:“晚安,都过了守岁的点了。我去收拾一下,一会儿要祭祖呢。”

  “好,确实聊得太久了些。”顾莫杰那边,说罢也关掉了qq聊天窗口。

  宝儿心中微感空虚,拖着被啤酒弄得湿漉漉的衣服,去淋浴间冲了个澡,然后自去祭祖不提。

  ……

  权顺虞没有全程听墙角,仅仅最初十几分钟,就足够让他断定:妹妹绝对和那个顾莫杰没有半点私情,两人从头到尾,充其量只能算风月谈。

  那个顾莫杰的眼界,真是深不可测!很多话语,听上去只是荒诞不经地对未来的胡乱展望,但是仔细想想,每一点都丝丝入扣。甚至在现代人觉得某种推论不可思议的时候,顾莫杰就能举出一个“这就和xxx事情在19世纪的古人看来同样不可思议”的例子,把人驳斥得哑口无言。

  “这个顾莫杰,不会是和那些穿越小说里的主角那般,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吧?难道是2020年、甚至2030年之后的世界穿越回来的?否则怎么能如此神预言?

  不可能!如果这个世界真有穿越者,缄口不言还差不多,哪里还敢显摆自己的‘先知’?何况那些穿越者最多记得‘历史结论’,怎么可能有如此深刻的过程分析?一定是这个顾莫杰本身洞察力太过惊人,一叶知秋,不,简直是一叶知冬了。”

  权顺虞想着,心里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开始他多少还有一些富家子的自矜,看到顾莫杰有欺负妹妹的可能性时就要冲上去阻止。现如今,他觉得完全可以放弃抵抗了,甚至应该给老父亲打打预防针,让他也在事到临头的情况下放弃抵抗。

  那种百年难得一遇的奇人,肯定不屑于伤害妹妹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