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4章.悯农

首页
  第294章.悯农

  杨永信变得无精打采,原来在秦国,不仅仅是孩子们气人,王上也是如此不着调。

  他跟在嬴驷身后,再一次走进教室。

  只是这一次,孩子们的目光充满了仇恨,似乎比嬴驷第一次进入的时候,更加生气。

  这样的目光并不罕见,在嬴驷的少年时代,碰见那些新来的老师,也是要立威的。

  只要第一次将新来的老师吓唬住,那么他在课堂上便毫无威信。

  可是,若那位老师将学生们压制住,那么,恐怕以后这个班级的日子便不好过了。

  但,你们眼中那浓重的敌意是怎么回事?

  寡人招你们惹你们了?

  一个胖乎乎小家伙脸色黑黑的,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指着嬴驷道:“你凭什么做秦国的王?”

  “—――”跟在嬴驷身后的白起和那些先生们,差点就要吓尿了,这个问题是你该问的吗?

  是你能问的吗?

  他们气的想打人!可一见嬴驷笑眯眯的,众人才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寡人为什么能做秦王,这个问题问得好,但若回答此问题从何处说起呢?”

  嬴驷想了想,眼白向上翻了翻,面带笑意的说道:“寡人爱民、寡人廉政、寡人励精图治,最重要的是,寡人长得帅!”

  “—――”用不用加上一句‘寡人不要脸’?

  这时,只见那身材壮硕的胖男孩仰头望向嬴驷,说道:“这么简单的话,长的了我也能做王!”

  场面一静。

  这孩子真是作死啊!嬴驷闻言微微一愣,一时之间没有缓过神来,一个连毛都没长齐的熊孩子,竟然想要做秦王?

  果然是雄心壮志!一个不想开挖掘机的厨子当不了一个好将军,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加油,寡人看好你。

  只是那少年说出这样的话之后,他身边的那些孩子跟着带着一些同仇敌忾。

  他还是低估了孩子们‘拉帮结派’的威力!不过仔细想想也算是正常,这个时代的文娱活动太少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几乎没什么可玩的。

  大抵他们现在还是不知道早恋为何物,不然在这国子监,早就情书满天飞。

  童言无忌!嬴驷自然不会去和这群孩子计较什么,只是,秦国要强大,教育孩子们的方法便要改变。

  一堂课不能吸引学生们的目光,那一定是老师的讲课方法有问题!嬴驷今日出现在这里,便是要进行教育改革,打压孩子们的逆反心理,让他们全心全意付诸学习。

  他瞄了一眼堂下的熊孩子们,轻咳了一声,道:“都老实点,回到自己的位置做好。”

  这句话,还是带着点威信。

  或者说,第一次见面,这群孩子很给嬴驷面子,真的老老实实的都回到了座位上。

  嬴驷在众人面前坐下,翘起了二郎腿,不过依然保持着他在孩子们眼中的形象。

  “寡人问你们,你们来国子监识文断字,为了什么?”

  大抵青春懵懂的少年时代都不知道‘怯场’二字怎么写,嬴驷一问,孩子们便争先恐后的回答。

  “俺娘说了,书是人进步的阶梯,只有将书本上的文字认识了,未来才有可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我是为了赚钱,学好了《算术》,便能算好账,我要赚很多很多钱。”

  “我是为了娶媳妇!”

  “—――”场面还是有些和谐的。

  孩子们的想法都很单纯,要么道听途说读书好,要么心里有个小目标自己想读书。

  可付诸于实践过后往往不是那么一回事!嬴驷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尊师重道的主流基础之上,夹杂着些许的创新。

  其主要以吸引学生兴趣为主!如何主导学生们主动学习,那便是要让他们喜欢去学,一天不学习就浑身难受。

  这需要转变孩子们的观念,整体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每到一个年龄,孩子们便会产生新的思想,也会有新的好奇感油然而生。

  这个世界多姿多彩,同时也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学习的过程,大抵是一个抵制诱惑,严于律己的过程,一旦你做到了,那么你必将前途无量。

  嬴驷淡然道:“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讲课,咱们学习的东西很简单,是一首诗。”

  “诗?”

  这个词在咸阳城已经不算是陌生。

  学堂的国学先生们,也将那些市井的诗歌引入了课堂之中,嬴驷所写的《离骚》和《清平调》,都在其内。

  所以孩子们便炸开了锅,一双双清澈透明的眼睛中迸发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大王,我会背,我会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少年将《清平调》背诵下去,竟然一个字都没有错误,也没出现卡壳的现象。

  这让嬴驷大奇,《清平调》广为流传不假,可那些市井之人也不见得有人能背诵的出。

  但这少年,竟是如此的熟练!这除了说明孩子们对于这首诗的喜爱,另外一部分原因,便是这孩子的诗词造诣极高。

  嬴驷拍了拍手,轻声道:“背的不错,今日寡人再教你们一首新的诗,叫《悯农》。”

  “《悯农》?”

  在孩子们不解的质疑声中,嬴驷已经开始朗诵出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短短四句二十个字,竟让白起等人听得入迷,他们仿佛身临其境,真的看到了老农播种的场景。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文字虽然朴实无华,情感却极度的升华。

  孩子们就只知道死记硬背,并不理解其中的深意。

  所以,嬴驷给他们留了一个自由提问的时间:“这首诗,大家要理解着诗中的含义去背诵,只要你们将诗词注视了解的透彻,这首诗也便烂熟于心了,谁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问,寡人会为你们一一解答!”

  嬴驷是多么正经的说出这句话!他已经记不得上一次这么正经是什么时候了,但见到这些孩子,他竟出乎预料的安静下来。

  又是方才那个胖小子,自告奋勇的站起来,迟疑半天,问道:“大王,什么问题都能问吗?”

  嬴驷点了点头:“当然!”

  “那我想问问‘锄禾’是谁,他为什么要日‘当午’?”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