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4章.任你千军万马,也是土鸡瓦狗

首页
  第124章.任你千军万马,也是土鸡瓦狗

  惊愕!又是神预测!随着这句话脱口而出,嬴驷的那双森寒的眼神,愣是让人头皮发麻。

  里面射出的精光实在太过恐怖!实际上,这句话将在场的所有人,不管是将军还是文臣,都给震撼到了。

  如果猜对一件事是偶然,那么猜对所有事便是必然!梅长苏难掩惊讶,咽了口唾沫,问道:“大王是如何知道的?”

  “犀首离开秦国,说是归隐山林,但寡人知道,他的心依旧是逐鹿天下。”

  “而我秦国,在山东列国眼中,是暴秦、是强秦、是虎狼之秦,犀首既然重侍魏国,必然反秦。”

  “但仅仅凭借着魏国,砝码显然不够,所以,寡人便猜测,犀首想联弱抗秦,以合纵之论和秦国切磋一番。”

  一席话,云淡风轻,从容至极。

  “这――”众人难以置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感觉后背冷飕飕的,满面冷风。

  在这一刻,他们是真的被吓到了。

  嬴驷的言论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心智!尤其是他国谋士。

  犀首被魏国寄予厚望,可对外的战法竟然被提前预知,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个字:料敌于先!敌若动,我必先动,而且处处制敌。

  嬴驷完全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殿内的众臣子都松了口气,静等嬴驷的决定。

  大王如此英明神武,列国合纵又有何惧?

  “大王,秦国当如何应对?”

  张仪问道。

  嬴驷微笑着反问:“丞相想如何应对?”

  他的笑,很儒雅。

  很斯文。

  可那笑意,却偏偏让人毛骨悚然!当嬴驷问出这句话,张仪便知道,自己错了。

  不是态度错了,而是思路出了问题。

  身为下属,当应为大王分忧,所以要给嬴驷的,是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思及此处,张仪立刻低头沉声道:“龙门相王,我王踩着山东六国的尊严,威震天下,六国颜面尽失,如何能不恼怒?”

  “列国合纵已然成为定局,就算是犀首不去牵头,也会有其他人去牵头。”

  “张仪以为,犀首既然要以合纵之法攻我,我便让他成不了合纵之势。”

  不能成合纵,自然无法进攻秦国。

  鬼谷子当今的两位弟子,苏秦和张仪,便是一横一纵的代表人物。

  苏秦的合纵。

  张仪的连横。

  只是如今,合纵的受众更多一些,而张仪的连横之术,只有嬴驷采纳。

  张仪刚入秦国的时候,曾经和嬴驷也提出过连横强国的方法。

  他曾言道:如今战国,无一国有灭国之力,尚无一国敢有灭国之心,一国灭,他国危,列国必群起而攻之。

  这便是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张仪觉得,连横才是唯一的正道。

  梅长苏上前一步,轻声问道:“那敢问张兄,要如何去做,才能破得了合纵之局?”

  张仪说道:“列国之所以合纵,无非是不想看着秦国做大做强,更重要的,自然是自个儿国家的利益。”

  “齐楚若攻秦国,自然是因为强国要更强;三晋若攻秦国,必然是弱秦以争取强国时间;燕国若攻秦国,是不想偏安一隅,图谋内陆之地。”

  “张仪不才,愿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先一步游走于列国之间,对各国国君晓以利害,让犀首的合纵土崩瓦解。”

  口舌之利可杀人!张仪的嘴皮子厉害到什么程度,在场诸位都领略过。

  外界对张仪的传言,更是臭不可闻。

  ‘内无修身之道,外无治国良策,谗言迷惑,两面三刀,人如狡兔!’这是张仪的悲哀,也是张仪引以为傲的地方。

  在场其他人觉得,凭借着张仪的语言艺术,这件事一定能办成,秦国或许可以不懂一兵一卒,化解这场危机。

  梅长苏的想法与张仪如出一辙。

  嬴驷闭着眼,将棋盘上的棋子收起来,然后开始重新摆放,空想弈棋。

  “赢疾、子龙、白起,你们觉得呢?”

  他就是这么不疾不徐。

  赢疾微微一怔,战国虽然是耕站的时代,但能保境安民又不动干戈便最好了。

  所以他道:“大王,臣以为,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为上策,张子若能办成此事,大功于秦。”

  赵云抽了抽鼻子,想法明显不同。

  实际上,他主张战!秦国可以一战,秦国必须一战。

  只是,两位丞相皆说要保障百姓安全,为了民生,赵云不得不将这种危险的想法压下。

  至于白起,他年纪最小,没什么话语权,干脆不发表言论。

  嬴驷站起身,懒洋洋的走到凌云阁门口,仰头望着不同于后世的彻蓝长空。

  机缘巧合,让他成为这个乱世的王!可既然生而为王,怎能不为乱世谋太平?

  如何谋?

  嬴驷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打!把其他国打服了、打怕了、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他们便再也不能挑起战争。

  嬴驷难道不想拥有一个太平天下?

  他比谁都想,国家安定,百姓无纷争,官清民勤,他作为君王,没事钓钓鱼,喝喝酒,日子惬意!可如今,他需要的可不仅仅是眼前的安逸,还有秦国万世太平!望着嬴驷的背影,张仪和梅长苏忽然觉得大王变了。

  似乎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霸道而又无礼的虎狼之君,而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在为事而愁。

  一瞬间。

  嬴驷似乎拿定了注意,转过身,衣袂翻飞起来,他笑道:“寡人曾想过,一旦这万里江山,都是我大秦国土,那是何等雄浑景象?”

  众人一愣!这是多么伟岸的想法。

  孝公时期,便想要一统天下,可商君给出的建议是:坚守法制,代有明君。

  至于要经历多少代君王,就没人能说得清了。

  可大王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在他这一世,就将六国踏平,当今来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嬴驷又道:“寡人觉得,老张的方法虽好,却不是长远之计;列国今日不合纵,难保明日不合纵;明日不合纵,难保后日不合纵;既然早晚要合纵,寡人为何还要去费口舌破合纵之势,而不是直接破合纵之敌?”

  众人明白了。

  嬴驷的意思,是要打!梅长苏担忧的撇了撇嘴,看了嬴驷一眼,犹豫的说道:“大王,若真打起来,恐胜负难料。”

  嬴驷嘴角挑起,淡淡的说道:“在我秦剑之下,任你千军万马,也是土鸡瓦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