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0章 青苗夏税

首页
  第210章 青苗夏税

  一秒记住,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一日,东平府来了个押司,向李庆通报了一事,说是朝廷又将重启“青苗法”,今年夏末就实行。

  什么是“青苗法”?

  本朝太祖旧例之时,百姓只需上纳秋粮就行,

  但后来宰相王安石改革,其中一项便是立了这“青苗法”,增多了这夏税。

  王宰相的本意自是好的,而且夏税的对象并非全天下的百姓,只是屯田而已,收取的夏税也不多。

  比如这东平府,除了抛荒、苇场、港隘外,明面上通共有二万七千顷屯田,每顷夏税只征收一两八钱,总数才不到五百两银子。

  各地夏税收上来后,等到年终总倾销了,便往东平府交纳,以备军粮马草作用。

  王安石的改革并未有始有终,后来被罢免了宰相之位,他实行的那些举措也被继任的司马光全部废除了,

  不过本朝也就此陷入了“新党”、“旧党”之争,新党掌权时,便恢复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旧党掌权时,就废除变法,

  数十年下来“新旧党争”纷乱不休,朝堂内倾轧得十分严重。

  而在现今的朝堂上,新党已基本不掌要职,此时却为何要重启“青苗法”?

  不用多问,这不过是当今天子捞钱的又一借口罢了。

  这已不是天子第一次如此做了,

  每当天子要盖新的宫殿、修恢弘庞大的花园阁楼,又或是想建庙宇之时,需要用到大量银子,但如今的朝廷财政吃紧,一时又实在抽不出多余的银子来,便该怎么办?

  劝天子打消想法的事,自然是没人去做,但凡如此直言的,大都流放沙门岛了,

  一般这个时候,便只有加税了,

  但天子是个好面子的,不想为了自己修宫殿阁楼,而给百姓增加负担,

  于是蔡京等臣子便想了个办法,随便从范仲淹、王安石的变法中,找个由头来加税,并美其名曰:“恢复先贤旧制”。

  如此一来,就不是为了天子的私事而加的税了,天子自是大喜。

  范仲淹变法的内容比较少,名目早已用光,王安石变法内容却多,涉及各行各业,而且还曾在全国推行过,正好拿来捞银子。

  若是让范文正公与王文公两位泉下有知,棺材板只怕都要压不住了。

  总之,此时李庆听到那押司说朝廷又将重启“青苗法”后,当即便明白了其实是怎么一回事。

  李庆又细问了这青苗法的内容,这才知道并非只有屯田才收夏税,而是全天下农户都要收!

  而且原本的青苗法,每顷夏税只征收一两八钱,现在则是每三十亩地便收一两银子。

  这可以说是极重的赋税了。

  南方粮食可一年两熟,倒还好一些,

  北方的夏季,秋收未到,存粮又即将吃完,正是青黄不接之时,

  普通人家这个时候,哪个不是纷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

  往往卖儿鬻女的惨剧,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朝廷却在这时还要征收夏税,正是火上浇油,完全不给人活路,

  可以预见,不久之后,各处必然又将会出现大量的流民,这原本好不容易清净了些的道路又得纷乱起来。

  送走了府衙的押司后,李庆坐在那一阵沉思,在想这青苗夏税该不该去收。

  他这辖下的百姓,多是刚安置好的赤贫流民,哪有什么银子?

  而若自己垫付的话,这少说也要上万两银子,实在是血亏。

  李庆最终还是打算先拖上一些时日再说,

  现在正是新平寨财政最吃紧的时候,等过了这段时间,什么都好说,

  反正这银子是夏末才要收的,到时再拖个十天半月,说不定就能拖到秋收时节去了。

  “欸,还是钱粮的问题!”

  现在新平寨用银子的地方多了去,别的不说,光是那二百骑兵的花费,就已是极为惊人。

  战马每天可不仅是吃牧草就行的,

  若想养得好马力,每天还要吃豆子、鸡蛋等物,普通人家吃的都远不如马吃的好,

  而且马儿的食量还大得很,一匹马能顶四五个成年男子的饭量。

  辛亏李庆提前种了品质上佳的苜蓿,否则非得被这些马吃穷不可,就更不用说让秦明来训练骑兵了。

  李庆在屋内来回走了一会,想着看来得去搞些钱粮来应急,总去扈家庄找便宜老丈借粮,也不是个事。

  于是李庆想了想,便让人去将时迁叫到跟前来,问道:

  “如今在咱这新平寨附近,除梁山泊外,还哪里还有较大的贼窝?”

  以前征讨吾山强盗时,李庆就曾赏过甜头,

  现在新平寨财政紧了,他自然便想要故技重施,通过征讨强盗来获得钱粮,顺便也可以练练兵,可谓一举两得。

  时迁对这自是了如指掌:

  “在咱新平寨东南方一百多里外,有座名叫铜锣山的地方,聚集了有七八百强人打家劫舍,贼首分别叫‘飞天猴’何五和‘遁地虎’邱杰。”

  “飞天猴、遁地虎,这外号起得倒是有趣。”

  这两人李庆听都没听说过,想来也不会是什么水浒里的出色人物,便没放在心上。

  不过李庆还是做足了功夫,先是派人去打听清楚了那铜锣山的大小情报,仔细谋划了一番……

  这天夜里,月明星稀,照得各处颇为明亮。

  这铜锣山下盘很大,连绵一片,但地势普遍不高,只是中间的主峰却陡然挺拔而起,远远看去,真的就跟一个倒过来的铜锣一样。

  而这伙强人的山寨,自然便是建在主峰上面了,地势十分的险要,一两千官兵根本不能攻打下来。

  而李庆此时领兵至此,便是要对这铜锣山寨展开夜袭,

  而且李庆早买通了几个常年送酒水上山寨的人,得知了这山寨前边防守严密,后边因是一片陡峭的悬崖,因此毫无防备。

  李庆此时领兵一千在寨前附近等候,时迁则领了五十人他训练多时的手下绕到了后山,打算凭着他们的本事,从那里翻上悬崖,再来打开大门。

  若此计能成功,这铜锣山寨,李庆便能不费吹灰之力的杀进去,轻易的攻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