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2章 铁面孔目

首页
  第202章 铁面孔目

  一秒记住,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阳谷县,驿站。

  时隔数月后,李庆再次返回了这阳谷县城中,

  因为石秀、杨雄一行人,将会从这里经过。

  别的人,被那石勇带去梁山也就罢了,擅长造战船的“玉幡竿”孟康,李庆却是无论如何也要截下来的。

  梁山有八百里水泊,若被他们得了孟康,造起厉害的战船来,那可真是谁也奈何不了他们了。

  别看梁山此时与新平寨还算是相安无事,甚至有着共同的敌人祝家庄,

  但李庆却一直将他们视作将来最大的对手,自是不会让他们获得此等如虎添翼的人才。

  “大官人,这是近半年来,咱药材铺的账本,请您过目。”

  驿站内,那药材铺的主管傅铭傅二叔,正恭恭敬敬的拿出账本来让李庆查看。

  当初李庆刚穿越来时,这傅铭还跟李庆耍滑过,

  但经过李庆三两下恩威并施的惩治后,他立即变得老实起来,这一两年内再没有犯过什么大错。

  因此,李庆早便让傅铭的权责恢复到了一开始的时候那样,

  不过账本依旧是每月一小查,每三月一大查,免得他再生出骄慢来。

  李庆一边品着茶,一边随意的翻着账本,

  以前的账本,都是流水账式的,今天支出了多少,获利了多少,一大段一段段的写在上面,

  除非是过目不忘并且算术惊人者,否则单是这么看,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李庆却早就将这种记账方式改了,

  如今但凡是李家的生意,用的都是后世那种表格式的记账方法,

  一笔生意,支出多少,赚了多少,全部清清楚楚的用阿拉伯数字写在那里,简单易明,一目了然。

  如此一来,自是少了许多偷奸耍滑。

  当然了,那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发明,李庆并没有归功于自己身上,而是很厚道的说是从西域行商那里学来的,

  只不过孟玉楼却一直坚持认为,这不过是李庆的谦虚之眼,心里对他的崇拜又加深了几分……

  看完了账本后,李庆问在这里兼任驿丞的吴典恩:

  “我不在阳谷县的这段时间,这里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吴典恩道:“哪有什么大事?唯一一件值得说与大官人听的,便是那李县令高升调走了,据说是去了杭州的一个富县为官。”

  虽然都是县令,但从阳谷这种没多少油水的地方,调到江南鱼米之乡去,自然算是高升了。

  李庆听后哼声道:

  “此人到任以来,便没为咱阳谷县做过几件事,向来只知收受贿赂,竟也能高升,端的是好没天理!”

  吴典恩嘿嘿笑了两声:“当今的官场,不都是如此吗?”

  李庆也不过是随便发两句愤青之言罢了,遂不再多说。

  这时,时迁来报:走在最前面的石秀、杨雄一行,已从阳谷县城附近经过,未做停留。

  李庆原本还想跟这两个“好兄弟”聚一聚的,

  奈何石秀跟杨雄两人过阳谷而不入,看来是压根就没想要见他,想想也就算了。

  如此又过了一个多时辰,邓飞与石勇这一路也到了阳谷县城外,

  他们倒是在路边的茶馆内停下歇了半响,才继续启程,

  不过李庆只与那邓飞见过一面而已,那时的邓飞似乎还很不待见他,所以这时也就没去与他会面。

  最重要的是,这“火眼狻猊”邓飞并没有什么值得李庆招揽的地方,

  他只已武艺见长,但一身本事却不出众,估计也就比陶宗旺厉害些而已,新平寨如今并不缺他一个。

  待邓飞、石勇这一路走后,又过了约大半个时辰,裴宣、孟康一行扮作马贩的人,终于赶到了阳谷城外。

  此时已是日落黄昏,裴宣、孟康他们便在城外的客店安顿下来,打算明天一早再继续上路。

  他们三路人马,计划是一直走到梁山泊的客店,才会合着一起乘船上梁山的,如今已到阳谷县,离梁山水泊已是不远,完全不必急着赶路。

  孟康等人落脚的客店,此时竟有个老先生在那说书,讲的竟是李庆领兵大破祝家庄一战的事情,喝彩声阵阵传来。

  那孟康生得长大白净,此时听了这评书后,忽然向裴宣道:

  “哥哥前两天刚渡过黄河时,有人替给了我一封书信,便是这‘白马将军’李庆写的,邀我到他那里去造战船……”

  这裴宣祖贯是京兆府人氏,原是当地府衙的六案孔目,极好刀笔,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因此本处的人这才称他为“铁面孔目”。

  裴宣此人亦会拈使棒,舞剑轮刀,可谓智勇足备,

  后因朝廷将一员贪婪的知府调到了京兆府来,裴宣却多次不留情面的挡了他财路,因此被那知府寻个由头,把他冤枉入狱,刺配至沙门岛。

  沙门岛属于山东的莱州管辖,但却孤悬海外,粮食短缺,因此掌管那岛的长官,都会时不时虐杀囚犯,以此减轻粮食负担,

  所以但凡是刺配沙门岛的人,从来都是有去无回的。

  本朝太祖曾立下“刑不上大夫”的祖训,因此文官除非是犯了谋反大罪,不然一般不会杀头,

  而朝廷中的政敌,把对手斗倒后,又想将他置于死地,又该如何?

  选择有二,其一便是想办法,将对头流放到这沙门岛去,

  其二则是流放的岭南瘴气丛生的地方,而且不要他在某地久留,免得他适应了当地的气候,过个一两月,又调到别处,让他一直处于舟车劳顿之中。

  本朝那个大文豪苏东坡,就是如此一路贬到了崖州(海南岛)去的……

  裴宣既然背叛流放沙门岛,原本肯定是十死无生的,

  但他一路被防送公人押着,坐船从大河经过沧州时,刚好被邓飞与孟康遇见了,两人因此杀了公人,把他救了下来从此一同到了饮马川落草……

  裴宣此时听了孟康的话后,面无表情,只是问道:

  “兄弟你心里是如何想的?”

  孟康有些迟疑的道:

  “原本我并没将这事放在心上过,

  但这一路走来,却听了许多此人的豪壮之举,着实是钦佩之极,便有了三四分意动,、

  不过哥哥见识比我广,到底该如何,我还是听哥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