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4章 点卯

首页
  第124章 点卯

  一秒记住,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第二天清早李庆再次看到赵二狗时,他的气色已比昨天好了太多。

  李庆看着他道:“听焦护卫说,你想跟在我身边做事?”

  赵二狗磕着头道:

  “要不是知寨昨天出手相救,我此时只怕早去阎王殿报道去了,小人愿在知寨身边做牛做马,以报这等大恩。”

  李庆昨天之所以决定救下此人,为的就是这个,于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他让赵二狗起来后,问他道:“你作为张猛身边以前的亲信,可有什么要告诉我的?”

  赵二狗心想,若此时只是说一些别人都知道的,便突出不了他的本事,平白让李庆看不起,

  于是他琢磨了一会后便说道:

  “吾山上前几个月来了一伙强人,约有一二百人的样子,四处打家劫舍,州府多次下令让张知寨征讨,

  但因为这伙人每次都将抢来的银子分出一半来主动孝敬给张知寨,他便一直敷衍了事……”

  李庆听得这个消息后,顿时精神一震,

  若这赵二狗不是张猛的亲信,又如何能给李庆带来这么一个重要的情报?

  看来这人,他还真的救对了!

  李庆于是对赵二狗道:“你就在这里安心养伤,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做事吧!”

  赵二狗大喜,连声答应了下来。

  ……

  吃过早食后,李庆骑马来到了城内的军寨前。

  或许是有了昨天的教训,把守军寨大门的人并没有阻拦,恭恭敬敬的将他放了进来。

  新平寨一开始作为屯兵的地方,军寨则是城内的重中之重,不仅位于城寨中间,占地也很大,里面有士兵住的地方,有练兵场,点将台、演武厅等也是一应俱全。

  一般人入得军寨后,便必须得下马行总,但知寨却能随意的骑马到任何地方。

  李庆一直骑马到了正堂大厅前这才下了马,自有人过来将马儿牵去马厩喂养了。

  李庆进得正厅,里头稀稀拉拉的坐着几个军官,

  这些个军官昨天宴席上都已跟李庆打过了照面,此时看到李庆这么早的到来后,全都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齐齐的上前参见。

  李庆坦然的受了他们一礼,摆手让众人坐下,问道:“谁是点卯官?”

  一个文官打扮的人站了出来:“回知寨,小人便是。”

  李庆问他:“还有多久才到点卯的时间?”

  这文官道:“还有半刻钟,不过已可以让人鸣金等候了。”

  李庆喝了一口茶后,放下茶盏道:“鸣金吧。”

  这文官立即应声而去了,只一会后,“铛铛”的鸣金之声便响彻整个军寨。

  所谓“点卯”,其实就跟后世的“点到”差不多,文武官员按规矩每天都得准时的等级主官的点名,若是需要签字的,则称为“画卯”。

  当然了,规矩也只是规矩而已,到了此时,各级衙门对这事普遍执行得不严。

  就如李庆当提刑所千户时那样,总共也没去点卯过几次,有谁说过什么?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李庆今天就非得拿点卯这事来敲山震虎!

  整个军寨人这么多,自然不是每个都得来李庆面前应卯,鸣金声响起后,只有军官才有资格进这正厅来。

  此时武周朝的军制,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五十人为一队,设队正、队副各一人,四队为一营,设正牌军、副牌军各一人,两营为一部曲,长官为正、副校尉。

  校尉往上,还有牙将、统领使、正制使、团练使、指挥使等官,但整个新平寨,武将官职最高的武知寨张猛,也才是牙将而已。

  李庆现在是以文官身份来当这文知寨的,只挂着文官的品级,并没有武官的官职在身。

  过了半响后,奇怪的是只走进了三两个人来,之后便再没别的人出现了。

  李庆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喝茶,看不出是悲是喜,到了的人见此,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

  又过了一会,点卯官来说,点卯的时辰已经到了,

  李庆让他将卯册(花名册)拿出来,正要说话时,门外有人咳嗽了一声,身躯高大的武知寨张猛挺着个圆肚皮、背着手趾高气昂的走了进来。

  “开始点卯了?我没迟到吧?”

  张猛哈哈大笑道。

  李庆道:“张知寨来得正是时候,请就座。”

  张猛坐下后,扫视了一眼这正厅,见竟还是来了七八个武官,眼神里顿时闪过一丝阴冷。

  此时这么多武官齐齐的没来应卯,自然不会是没有原因的,

  张猛昨夜就吩咐过众人,今天除了他外,其余人等都爱哪待,待哪去,不许来这正堂大厅。

  若是以往,张猛传令下去后,谁敢不听?

  但现在李庆只来了一天而已,就有了七八个武官“叛变”了!

  由此可见,将李庆赶出新平寨,对张猛来说是件多么急迫的事。

  其实,李庆作为新平寨的文知寨,有人不愿得罪、有人主动投靠,实属再正常不过的事。

  不过张猛却不能容忍这样事情!

  李庆这时轻吹了一口热茶,随意的道:“点卯官,开始吧。”

  点卯官于是打开卯册,喊道:“孙龙!”

  连喊三声后,并没有人回应,点卯官便在卯册上划了一个“X”,接着又喊了下一个名字:“张志灵!”

  依旧是没人回应。

  接下来,点卯官又一连点了好几个名字,都是没有到了,一直点到第十个人时,才终于是在这正堂大厅里等候的人。

  不知过了多久,点卯官已将卯册上的名字点完,向李庆禀报道:

  “回知寨,我们新平寨大小将官共三十五人,算上张知寨,实到九人。”

  他说着,便将卯册恭恭敬敬的递给了李庆。

  李庆随意的翻了两下,依旧是看不出喜怒,只是问张猛:

  “张知寨,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张猛道:“这就得看李知寨你自己的意思了,

  若是想从轻发落,发个通报将这些人在整个军寨批判一番就是了,

  若是想严惩,则立即派人去将他们抓起来,通通打个三五十大板,让他们长些记性,又或许杀他两个人立威,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