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章 回程与“莺之所向”

首页
  第51章 回程与“莺之所向”

  第十九组织部的人经过了为期一周的详细调查,其他6续苏醒的幸存者对比信息。

  这其中的信息并不一致,或者说比较混乱。

  晚苏醒的人中,有的全络媒体的记者。

  同每一个踏入新闻行业的人一样,心高气傲的她曾经梦想能成为一个知名记者或者新闻主持人,总之就是那种身份地位有,工资待遇高,说出去很有面子的职位。

  可惜社会是一架矩形打磨机,排除极少数幸运儿,其他人都是,你的想法有突出,被磨平的时候就有多失落。

  从业5年,崔莺自觉高不成低不就,除了认识了一棒子新闻业内的朋友,其他可以说碌碌无为。

  要说她真的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也不尽然,至少也是有尝试和努力目标的。

  对于现今行业内的风气,崔莺其实是相当看不惯的。

  她认为不少媒体丧失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操守,处于一种不求证不思考,只为博得眼球的畸形状态。

  成为知名主持之类主要梦想是困难的看不到头了,所以崔莺又有了一个同样很困难的“业余梦想”。

  扭转新闻界的风气!

  嗯,为此,崔莺建立了一个千人大群,很是拉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新闻从业者。

  虽然这群人基本上全是在工作上不怎么如意的,至少身为群主,崔莺稍稍感受到了一点当官了乐趣。

  靠这么一群人自然无法改变什么风气的,但有时候无心插柳柳成荫。

  业余梦想没完成,这一大波人倒是一起合力搞了个网络文字自媒体。

  把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往上放,并且很是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

  这些内容他们可不是随便乱写的,好歹建群的初衷摆在那,所以基本上每一件事每一个传闻,他们都会细细求证,有条件就实地考察。

  就好比如果这个名为“莺之所向”的自媒体布了一条带照片的寻人启事,你就绝对不会在一段时间后现那照片其实是某明星的儿时旧照或者盗用,他们更不会编造一些“塑料紫菜”假新闻哗众取宠。

  这也是吸引到忠实粉丝的一个因素,因为他们不瞎写。

  今天上午,百无聊赖坐在办公桌前刷着网页的崔莺突然看到群里有管理员了一图。

  那是一张脸好似被磨掉一大片,颇为惊悚的孩童照片。

  ps:感谢书友右路与荆棘赞歌、人间工蚁的2ooo币打赏,感谢书友2o17o414123158775的1oo币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