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0章 按揭

首页
  第310章 按揭

  

  抛开刘整投降的原因不谈。自打从军的那一天起。刘整的心里便时刻想着。要在水战中超过其师兄李北洋。这个根深蒂固的念头此刻重新又冒了出來。听忽必烈亲口允诺会全力支持自己打造水师。刘整自是激动万分。一时之间简直就把忽必烈当成了伯乐:“大汗放心。臣定当鞠躬尽瘁。不负大汗之托。”

  忽必烈笑笑:“好。本汗就等着刘爱卿的佳音。各位爱卿。水师的重要性你们不需要再去怀疑了。南朝之所以能够在我朝的几番攻击之下还可尚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其水师的强大。”

  众将领齐声道:“是。大汗。”

  从此之后。刘整对于忽必烈再无二心。尽心尽力地为蒙古打造战船。训练水师。

  “在说完骑军和水师后。本汗再來说说对于我朝军队编制变化的设想。”忽必烈指着墙上的地图道。“我朝之军队分为中央宿卫部队和地方镇戍部队两部分。其中的宿卫军由侍卫亲军和怯薛军组成。负责守护包括上都、大都在内的京畿重地。这点保持不变。当然。战时本汗会另作安排。本汗打算将怯薛军扩充至三万人。仍由伯颜将军统领。侍卫亲军则改名为左、右翼侍卫亲军。编制扩充至为五万人。分别由董文炳、张柔两位将军统率。地方镇戍部队目前共计三十万人。分布在我朝各地。为加强军队的战力和协同作战能力。除去留下一部分将士镇守各地外。本汗初步打算将镇戍部队分为东、西、中三路。”

  “东、西、中三路大军。”各人均自暗道。

  忽必烈继续道:“中路大军人数在十五万左右。由阿术和史天泽两位爱卿统率。营地设在河南行省的洛阳至邓州、唐州(今属南阳)一带。东路大军的人数定为八万人。由宗王合丹及张弘范张爱卿统率。营地设在山东行省的济南府至泰安州一带。西路大军的编制为七万人。由阿塔海、阿里海牙两位爱卿统率。营地设在四川的叙州至大理。也就是规划中的云南行省一带。三路镇戍军归阿术、赵壁两位将军统一指挥。受枢密院节制。另外。水师营地本汗打算设在山东东部沿海的宁海州(今烟台。威海附近)一带。刘爱卿。你可以前去实地考察下。”

  “是。大汗。”

  “大汗将镇戍军分为三路。从各自的营地來看。显而易见是分别针对着南朝的四川、襄樊、两淮战区。莫非大汗要齐头并进。采取多路进攻的方式。”众人听完后不约而同地想道。

  张弘范年轻气盛。问道:“大汗之意是三路大军齐伐南朝。”

  忽必烈摇摇头道:“或许不是三路而是四路。”

  张柔看了看刘整。心念一动。说道:“大汗。莫非水师也是一路。”

  忽必烈笑道:“张爱卿。最终怎么讨伐南朝。目前还沒有定论。此事日后再议。”

  “是。大汗。”张柔道。“大汗。各地镇戍军集中后。留守各地的守卫力量势必会大幅减弱。有些地区的时局目前暂且不稳。是否需要扩军。”

  “需要。这点本汗也曾仔细想过。本汗打算在三路大军集中后。在各行省设置万户府。由各地自行招募当地人。充实到辅军中。配合留守的镇戍军。逐步组建地方性部队。一边屯军。一边镇守。”

  张柔思忖片刻后道:“是。大汗。此法可行。”

  “自帝师回归后。后勤辎重等杂事本汗就全部交给帝师和真金负责了。今日之会议只商议有关前端军务的改进事宜。各位爱卿。你们有何想法或者是针对本汗刚刚所说的设想有不同看法的。尽可提出。”

  咸淳二年正月初十。春节长假后的首次朝会。

  我端坐在大庆殿的金阶之上。大声说道:“各位爱卿。朝会开始前朕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根据户部的最新统计。去年我朝的总收入较前一年增长了近一倍之多。无论是商贸业、农业、手工业还是出口贸易。各行的税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发展趋势也是越來越良性。我朝人口的增长率在连续数年下滑后终于在去年有所增长。虽然其中有不少北方汉人到來之故。但整体态势已成上升趋势。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朕就不在这里一一讲述了。这些进步都得力于众位爱卿的努力。朕希望大家在今年里再接再厉。保持去年的旺盛斗志。实现本年度税收再增一倍等各行业、各部门的既定目标。各位。国库的充裕和百姓的增长是我朝稳定的基础。也是今后北伐的基本保证。对此。朕深感欣慰。”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呵呵。同喜。同喜。各位爱卿。朕自登基以來。外对蒙古强敌。内临经济衰退。所以。朕始终是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松懈。生怕有负先帝之托。百姓之望。一年多來。好在朝野上下齐心。我朝已经迈出走向中兴的第一步。然。蒙古未灭。我朝仍需努力。今天是朝政的第一天。从今天到十五这几天内。朕要大家调整好心情心态。以饱满的激情迎接新年的事务。”

  “是。陛下。臣等遵旨。”

  “今天的朝会就两件事。一是朕打算在今年修建一批福利房。提供给朝中在临安沒有住房的官员们。当然。这福利房并非无偿提供。大家可以选择租住或者是购买的方式。租住的租金会远低于市面的租金。而对于购买者。则可以采取按揭的方式。由银庄担保。购买者分批逐月付款即可。”

  阮登炳迟疑片刻道:“陛下。何为按揭。”

  “按揭”这个词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本意属于英美平衡法体系中的一种法律关系。在二十世纪末从香港引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

  “各位爱卿。朕知道大家都不甚明白。”我笑道。“这也是朕在过年期间想出來的一种方式。简单而言。按揭就是对于目前沒有能力购买住房者而又希望购买房屋之人的一种提前消费方式。并且和银庄大有关联。朕还是举个例子來说明白吧。比如。一套住房的价格是一千贯华夏币。某位官员目前只有五百贯。自是无法购买。但是这位官员每月的俸禄是两百贯。除去每月一百贯的日常开销外。每月可以富余一百贯。那么按照正常情形。他在五个月后才能购买这套住房。如果按照按揭的方式。那么他现在就可以购买这间房屋了。”

  阮登炳问道:“陛下。他怎么购买。他还是只有五百贯货币。”

  “不错。他目前的确只有五百贯。这就是和银庄有关联的按揭作用了。首先。银庄作为担保人。向房屋拥有者垫付全额房款。这位购买者支付给屋主或者银庄五百贯后。便能够从屋主那里得到房屋。拥有使用权。但是房屋的拥有权却属于银庄。之后。购买者按月付给银庄一百贯。五个月后。累积付出五百贯。银庄再将房屋的拥有权转给购买者。其中。阮爱卿一定会想。那银庄怎么获利。这就需要购买者在房款之外支付额外的利息。也就是说。购买者每月应该支付一百贯本钱和相对的利息。”

  阮登炳道:“陛下。臣大致明白。这和抵押有很多相似之处。”

  “正是。相对于本钱來说。额外的利息很低。只要这位购买者稍加节俭便可省出。如此一來。原屋主、银庄和购买者是否皆大欢喜呢。”

  “陛下。那首次支付房款一定要五成吗。利息又该如何制定。”

  “阮爱卿。这具体细则就由你们银庄來制定了。并非每位购买者事先都有五成的购房款。朕觉得你们可以根据这位购买者的俸禄、信用、年龄等方面來综合考虑。至于利息则可以参照银庄的存贷利率以及购买者按揭时间的长短來制定。”

  阮登炳点点头道:“陛下。倘若购买者到期不还呢。”

  “那银庄可以根据双方协议收回房屋。作为银庄。也并非沒有风险。如果在收回房屋时。遇到房价下跌就要承担跌价的风险。所以说风险和利益是共存的。针对这次福利房的按揭。就暂时由大宋皇家银庄独家來进行尝试。如果这种方式可行。朕便会在民间推广。同时也会让律法司起草相关的律法。以保证屋主、银庄和购买者三方的利益。”

  “是。陛下。”

  “还有。这次朕所说的提供给朝中官员的福利房。其价格会低于市面。而且利息部分全部由朝廷负担。这也算是朕给各位的福利吧。”

  “按揭。那我也可以买房了。”

  “按陛下的说法。我很快就可以有新房住了。而且只要辛苦几年。那房屋就能属于自己的了。”不少无房的中青年官员心里都在盘算起來。

  “按揭。提前消费。这赵禥是怎么想出來的。”贾似道微一抬头。下意识地向金阶上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