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一)危机四伏

首页
  (四十一)危机四伏

  
  九月初一,我登上了未央宫派来的马车,又一次离开了长乐宫,带着我的行李,以及小沅和信铃,永远地离开了长乐宫。
  因为我现在的身份,已是汉宣帝的良人,于情于理,我都不应该继续住在上官太后的寝殿。这辆马车正是接我搬去掖庭。
  自从汉宣帝和我在前殿门口演了一幕“亲密无间”的好戏,整个风向就突然地变了,我的屋子就突然地门庭若市了。
  大家争相地恭喜我,甚至是巴结着我。在这些恭喜和巴结后面躲藏着的,是忌妒。
  信铃的药不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了。我不过稍稍提了一提,柳长御和梁材人便争相送来医治风寒的汤药。虽然信铃看着病情凶猛,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等到我们离开的时候,她已经好了一大半。
  小沅和信铃是太皇太后赐给我的婢女。严格意义上讲,上官太后只是赐了小沅给我,至于信铃,是我自己争取来的。
  对于汉宣帝对我的一再垂青,上官太后一直保持缄默。直到,我要走了,她才召见我
  无喜无怒,讲了几句场面上的套话。然后貌似不经意地切入正题,她说既然从前我生病都是由小沅照顾,索性就把小沅一并带走吧。毕竟伺候惯了的,倘若换了新手,总是会有些不太方便。
  多么冠冕堂皇的体贴,只是,那体贴背后的别有用心却瞒不过我。这小太后不过就是在玩“无间道”的把戏,在我周围安插个内线监视我罢了,可惜手法实在稚嫩。
  我“感激涕零”地谢恩,感激上官太后的不计前嫌,感激她时时设身处地为我着想。戴足了高帽之后,我顺着她的话,引她上我的圈套。
  我说,要论伺候惯了,信铃似乎比小沅更加得心应手,我一日三餐都少了信铃照顾,几乎成了依赖。既然她上官太后如此地体恤我疼爱我,倒不如换了信铃做我的侍婢。
  一句话噎得上官太后凤目圆睁又无话可回,要在从前,她早八百年就翻脸发飙了,但是现在她却对我投鼠忌器,因为我手上攥着她的把柄。
  最后,我和上官小太后各让一步,达成共识,所以此刻,信铃和小沅便和我挤在了同一辆马车里。
  我一点也不担心小沅,她这支上官太后的暗箭,早已变成了我眼里的明枪,凭我,还对付不了一个小丫头么?况且,小沅虽然势利刻薄、却还不失善良本性,否则她也不会答应帮着我传递消息给魏夫人。
  目前,我最担心的,是司马洛,担心他“旧病复发”。我突然毫无征兆地被封“良人”,这迟早会传到司马洛耳朵里。说不定他已经知道了,说不定他又在开始怀疑我了,怀疑我见异思迁、贪慕虚荣。
  有时候,我真不明白,如果他爱我,他就应该无条件地信任我的为人,就像我无条件地信任他一样。为什么他越爱我,反而越不相信我?难道这就是爱情的负面效应吗?
  另外,还有一件事横亘在我心头,压得我惴惴不安。
  那是在我见完上官太后出了正殿以后,我看到了魏夫人。
  其实,我也正准备去向她道别。尽管魏和田如今待我冷淡了许多,但无论如何她总是真心地对我好过。
  我迎上前去,向她行礼,魏夫人甚至没正眼瞧我,只倨傲地略略颔首回应,还没等我直起身子开口,便已从我身边走了过去。
  那一刹那,失落感一阵阵袭来。
  难道就因为我得罪了太皇太后,她便这样急于跟我撇清关系吗?连句告别的话也不肯听我说,是怕受我连累,见疑于太皇太后,从此失了宠信?
  为了太皇太后的宠信,为了保住她在长乐宫的地位,就可以轻易抹煞我们曾经亦师亦友的感情?
  我有一点伤心,正在此时,忽听一声快而轻的叮咛。
  “千万小心张傛华。”
  当时只我和魏夫人两个人,这声叮咛显然出自魏夫人之口。
  我讶然抬头,回身望向魏夫人。
  只见她维持着目不斜视的端庄仪容,继续向前走着,脚步没有任何的停顿,好像她根本就没有张过嘴,好像刚才根本只是我的幻觉。
  但我知道,那不是幻觉,而是魏夫人的关心和牵挂。
  温暖代替了失落和惆怅,暖得酸了鼻子,向着魏夫人的背影,我说:“夫人,保重。”
  那背影迟疑了片刻,又恢复了常态,在我视线里渐渐模糊,继而消失。
  魏夫人走后,我在心里慢慢推敲着她的话。
  张傛华?她是谁?我为什么要小心她?她要对我不利?她为什么要对我不利?因为我做了良人?
  傛华在汉朝后妃中的地位,仅次于婕妤,而良人则比她差了好几等,凭我的身份根本威胁不了她,她没道理放着其他的婕妤美人不理,却跑来对付我这样一个初来乍到的良人。
  难道这个张傛华有未雨绸缪、先下手为强的习惯?
  顿时毛骨悚然,就这样一路胡思乱想,马车终于缓缓地驶进了未央宫,驶进了掖庭,我的人生掀开了新的一页,危机四伏的一页。
  没想到甫一下车,等着我的,除了内侍,居然还有掖庭令崔怀。
  崔怀的态度,客气得谦卑,从另一种角度说明了汉宣帝对我的重视程度。
  “廉良人一路辛苦,我已为良人安排好了住处,请良人移步。”
  不知怎地,我恍然有种故地重游之感,想起了祥云馆,想起了苏云昭。
  所以,我拒绝了崔怀的安排,要求重回祥云馆。
  崔怀愣了愣,先是推说祥云馆地处偏僻不便照顾,又以久无人居、尚未收拾整理的理由来搪塞,目的就是要打消我的念头。
  无奈,我固执己见,崔怀不敢过多违逆我这个天子的“新宠”,便只好顺了我意思。
  在送我进了祥云馆,又留下几个内侍帮着信铃和小沅打扫,趁着别人都在忙活的时候,崔怀走近我,意yu掩人耳目地压低喉咙,“廉良人,崔某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笑道:“崔大人何需如此?奴婢有今日,皆是托了大人的福。若非大人引奴婢入宫,奴婢只怕到现在还只是天音坊里一个卑jian的婢女。”
  崔怀忽地面露惶恐,不仅惶恐,甚而惊惧。
  “请良人慎言,崔怀当不起。如今良人身份有变,怎可在崔怀面前自称奴婢?良人有今日,全是良人自己的福气,实与崔某无干。下臣明白廉良人乃念旧之人,但这旧日之事,只在心中怀念便可。于其他人,尤其陛下跟前,能不提,还是不提的好。”
  尽管崔怀言语隐晦闪烁,但这中心思想我还是掌握了。他是在提醒我,不要对其他人说起苏云昭,说起我曾是苏云昭的婢女。这个其他人里,首当其冲就是汉宣帝。
  可怜的苏云昭,曾经名动长安的第一歌姬,死得无声无息,死后还成了一个jin忌。或者,从她踏进掖庭的那一刻,她的存在,就是一个jin忌,不为人知的jin忌。
  这个jin忌的始作俑者,是我。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我间接害了苏云昭,却得到了她生前所有渴望得到的东西,司马洛的爱,汉宣帝的宠,以及所谓“良人”的封号。
  我想我大概会遭报应的,祥云馆里到处都有苏云昭的影子,在哀怨地轻唱,在幽幽地叹息。
  所有的愧疚和自责,在一瞬间爆发,愈演愈烈地困住了我。
  我需要向人倾诉,我需要别人来安慰我,说,那不是你的错,只是命运的捉弄罢了。
  就算是句假话空话,我心里会好过些。
  可是,就连这样的一句假话空话,也只是奢望。我能去向谁倾诉?谁又能安慰我?
  想念司马洛,疯狂地想他。如果老天一定要给我报应的话,我唯一的请求,在这个报应里,不要算上司马洛,不要让我失去他。
  窗外,夜正漫长,无星无月墨黑的一片。
  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离九月初九就只剩下五天了。
  心,是触不到底的空,吊在那未知的半中央,忐忑着。
  如果,能够再见司马洛一面就好了。他频繁地进出未央宫,以他的智商,就不可以随便找个什么名目来祥云馆看看我吗?
  始终,司马洛也没有如我所愿,出现在祥云馆的门前。但是,另一个人,却在初三的那天下午,专程来访。我的“老朋友”,掖庭丞丁准。
  看来最近,司马洛忙着我娘的事、忙着我的事,尚未找到空闲来收拾这个小人。
  不过没关系,现在的良人廉子服,和当初的宫婢廉子服,已然是天壤之别。我毫不怀疑,我有这个能力,亲自动手。
  我告诉我自己,倘若我是害死苏云昭的间接凶手,那么丁准便是直接罪魁。要是他说到做到,把口信带给司马洛,司马洛一定会请来太医,太医一定会治好苏云昭,一定会!
  这样的想法,让我的那些愧疚和自责找到了一个渲泄的出口。也许,替苏云昭报仇,惩治丁准,会让我的心得到某种程度的安宁。
  给读者的话:
  再过几章,小说将会推至第二个gao潮,请大家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