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78章 智俘陈工

首页
  第078章 智俘陈工

  时间如白驹过宵。来银城已快两年了。离家时的人生三年规划时间过半了。原计划的要把母亲接过来,到银城生活,这一句承诺也迟迟没有兑现,自己的作家梦和大学梦都仍没有一点希望。本来要坚持写下去的《打工记》系列散文,只完成了三篇。其它的事暂时又暂时搁置。想此赵一丹心情特别的郁闷。
  赵一丹有些后悔,他该不该拒绝“二老板”的胜情邀请,要不然也可能成为他帐下的一员大将了,说不定自己过得已很悠闲自在了。但是天下没有后悔药,男人更不应该有后悔,路是自己选择了的,这就是命运,是男人就得坚持下去,走出去,达到成功。坚持是需要毅力的,如果没有毅立一切事都会半途而废的。
  赵一丹的愚蠢和幼稚,让他在城市里的唯一一点希望,事业,爱情,都遭受了双重的失败。为了啥,就是为了一个大学梦,为的是一个自强,自立,能接母亲回城。这条路上的孤独他都要受不住了。这条路上的,贫穷和白眼,都让他心灵受到了伤害。
  文学路,刚刚起步就遇到了坎儿。《银城晚报》的文学编辑说,象他们这样的报纸,一个作者在文学版上一年最多刊用稿件不会超过6篇的,赵一丹的文章是好,但是频繁地出现,一些作家都会有意见。银城城的报纸也不多,其它的一些文学杂志赵一丹大都不了解。除非采写新闻搞件,可是赵一丹一天还是没有多少空出去,写新闻稿,再着他对新闻当时是一窍不通。就象是发五篇稿子,一篇文学稿子的稿费只有15元,总共得稿费也不会超过90元,那么等这点稿费生活,那会白白饿死的。走创作这条路肯定是行不通。
  走大学这条路,暂时赵一丹还没有更好的路子可走。他只是抽空翻看高中的课本。自我感觉的长进还不大。要想通过那个独木桥考大学,还真是有些困难的。怎么办?那就要先把母亲接过。
  赵一丹正为自己的前程、事业、家庭的事伤怀时,动力车间接到通知,市劳动局司炉工培训班正式报名,要开班了。百吉宾馆计划选派精英人员进行脱产学习。学习归来晋升一级工资,签长期用工合同。
  赵一丹听到这一消息,一阵切喜,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先摆脱普通的拉煤工人,加入到司炉工的行列,提高工资待遇,再图变化。至少给自己的成长给了一线希望。有了钱,这生活就会好起来的。多上200元就可以多给母亲给些生活费,这穷日子赵一丹过够了。
  公司开完会后,动力车间确定选派脱产学习的人员名单是,老嫖头赵湘涛,化验员陈静。赵一丹不在重点培养的行列。这不是玩赵一丹,这不是把他赵一丹压根儿没有当人是不是。当初来锅炉房时,总工还亲口说过这话,为什么现在就变卦了呢?他赵湘涛是科长,还学习那个干么,一线的工人学习是最重要?单位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赵一丹都出离愤怒了,这样的单位呆着有什么意思,一点前途都没有。
  赵一丹有些破罐子破摔了。赵一丹拍案而起之后,第一个要找的人就是陈工,凭什么不给自己这个机会,他都干么这么长时间,资格最长,受的苦最多,为什么就无视他的存在呢?赵一丹到工程部找到陈工程师时说:“为什么这次单位委派学员中没有他呢?”陈工的回答更让赵一丹失望:“这不可能,这是单位研究定下的。今年你没有资格了,明年再说吧!”
  一听这话,赵一丹只到明年那只是一个搪塞人的后话,就等于放了一个屁。如果明年再没有机会,那还等到什么时间。如果到了明年,单位再给他找一个错口。再着到了明年,单位已有受训过的人了,明年有没有资格去学习都是一个未知数了。赵一丹愤怒了,大喊一声:“陈工,我一定要去,那怕这个班我不上了,我也要去。”
  “那你想去就去吧!于我何干。”陈工拍桌子说。赵一丹甩门而出。拿出自己仅存的几百元,就去市劳动局报了名。开了一张发票往回走。下定决心不干,这样的单位有什么干头。等拿上司炉证,回头再找一家单位干去。
  可是赵一丹冷静下来之后,就发现自己仅有一钱,等报完名就剩二百元。这要在银城技学学习一个月,在外面买着吃下来,那就断了火食。能不能毕业那就成了问题。那在百吉这两年吃的苦不是白吃了,能这样一批屁骨走人,这不是太冤了嘛!这样一走,单位新分的宿舍肯定是也住不成了,那还得出去租房子……
  想此,赵一丹又悲从中来。人家二老板把他当亲人一样地供着求着让他干,他都没有去。选择这样的单位有什么意思?想不到考个司炉工,都要费这么大的周折,并且不给他一点儿希望。一定要想一个办法,要不然他赵一丹也太窝囊了,太没尿性了,太不是男人了。
  他堂堂的一名高中生,就不如赵湘涛这样没文化的人物。能被他们这样随便玩玩一脚踢了。那他也太白吃了,这十多年的书白读了。高中学学老马同志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不是播放四海的真理吗?何不用他来分析分析他当前的情况呢?看一看这被动局面能不有一线转机,能不能把一步死棋走活?
  老马同志的《矛盾论》里系统地说了。看待问题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要用辩证的,运用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那这个辩证、发展的眼光是什么呢?并且这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点是什么,制约点又是什么,他们之间是如何变化呢?外因是通过内因而变化的,那内因又是什么,外因又是什么呢?
  这能不能用来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呢?如果用来分析人的心理变化,如何运用这一原理呢?这突破口又在那儿呢?赵一丹在回单位的路上徘徊。仔细琢磨这一问题。突然赵一丹的眼前一亮。这个突破点一定在陈工身上。他是工程部的经理,管着工程部和动力科。他的话是绝对地重要的。就是赵湘涛说了他的坏话,打压赵一丹不让考取司炉证,他的目的还是想利用赵一丹,或者有别的原因。陈工就算是他听他的话。他与程工之间也多多少有些感情,因为工作这么长时间了。再着他刚才与陈工已叫上了板,陈工心里一定很窝火。在窝火的同时,也不能不想他赵一丹过去是如何来这个单位的,并且赵一丹也确实干过一些,不能一点儿不会想起赵一丹的过去。他或许还会为赵一丹发火,多少也有些愧疚,人非草木熟能无情?
  赵一丹在进一步分析陈工的心理变化。他赵一丹与陈工之间相处是时间长了,如果硬顶,他也没脾气,不会一下子抄了他的鱿鱼,但是这样干下去,已实在是没有了意义,如果今年的这一关通不过,那就等于已判了死刑,再想学习那是没有机会了。再着这个司炉工培训就一年一回。再着人是感qing动物。
  从陈工的心理出发,他是领导,赵一丹是当兵,如果在这个时候,赵一丹的态度能立马地转一个180度的大转湾,能给陈工一个台阶下,那他陈工心里肯定很受用。就极有可能在情感上出现转机。一有转机就有了希望。
  为了把这一件事,做得有60%的把握,还要办几件事。一,必需立马去劳动局退钱,拿到那张退款单;二,不能直去找陈工当面认错,那样显赵一丹太没水平,而是要等陈工出现时,主动问赵一丹时,立马实行攻心术,让陈工感受到一个意外惊喜;三,利用逻辑推理,赵一丹感情上180度大转湾,再配上情感购通法,肯定会换来陈工思想的转变,当陈工一高兴时这事就有了60%的取胜把握。想此,赵一丹YY了一阵子,《三国演义》中的诸葛孔明也有这么聪明至了。
  如果这一计失败了,赵一丹再走他的霸王硬上弓也不迟。反正就一次机会,成败就在此一举,机会难得,绝不能错过。赵一丹的思想豁然开朗,一步死棋走活了。他立马去劳动局办了退款手序。在退款时,劳动局的办事人员说:“你们单位真麻烦,一阵子让人去培训,一阵子不让人去培训。”
  赵一丹好言安慰求办事人员理解,自己还没有取得单位同意,所以自己这样报名领导不高兴,反而他的工作很被动,劳动局的工作人员很快地办了退款手序。
  办完退票手序之后,赵一丹就快速回到锅炉房,他算准陈工那天一定会来动力车间锅炉房的。于是他装作没事人似的,在锅炉房最显眼处晃来晃去。结果不一会儿,陈工来锅炉房视察,当他看到赵一丹在那儿乱晃时,就很惊奇地问:“你不是去报名自己参加学习去了嘛,为什么还在这儿晃呢?”
  赵一丹立马换上一幅喜出望外的样子,紧跑几步,大声地说:“陈工我不去了。你看我把交的款都退回来了。你不是说,今年不让我去,明年肯定会让我去的嘛。你是领导,我得尊重你,听从你的意见和安排。再着我干了这么长时间了,我知道你是一个好人,肯定会帮兄弟的是不?”
  为了显得更亲近一些,赵一丹高兴地在陈工的肩膀上拍了拍。陈工高兴,并大声地说:“一丹你等着!”转身走了。过了十多分钟,工程部采购员小白气喘嘘嘘地跑来说:“赵一丹,陈工说,让你快去报名,不要错过机会,你先把钱垫上,等过两天到财务上去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