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1章 红头文件

首页
  第121章 红头文件

  一年时间很快过去了。金秋八月该是一个收获和季节,人们都沉侵在丰收的喜悦中。社委会的领导来广告部房地产周刊视察过几次。听说在广告部要提拔一名正式社聘记者。
  自然姚吉和赵一丹就成为主选对象。社长亲自约房地产周刊主编袁龙调查了几回。姚吉很自负地说,当然这次正式聘用非他姚吉没属,原因是他是房地产周刊最具实力的记者,再着他自己也开始做业务,多重发展,他有实力有能力证明他是最棒的,最有发言权的人。
  过了一段时间,社会会下红头文件,一纸调令下来之后,社会委正式聘用人员是赵一丹,而不是姚吉。姚吉当时就发了火,跳起来要找社委会理论,在房地周刊等人的劝说下,姚吉总算忍住了这股子火,他能服吗?这不是往他姚吉的头上拉屎拉尿吗?并且,社会委在考查人员期间,经济部的主任沙承志,还单独约姚吉谈过话,沙主任认为,房地产周刊部要调经济部当记者,非姚吉莫属。为此姚吉私下里还高兴了好一阵子。当一名正式记者那是多么风光的事。
  可是,真不知是什么原因,社长出面调查的结果,却是调赵一丹为经济部记者。两天内到经济部正式上任,交清房地产部的工作。该文件在社委会中层以上干部会上进行传达,并把红头文件下达到各个部室,让每位正式记者传阅。
  谢天谢地,赵一丹就这样成为一名经济部的记者。该感谢那位领导的推荐呢?当然与房地产周刊部的主编袁龙有关系,更为重要是赵一丹的人品还是得到大家认可。这对于一名专科生来说,赵一丹真是走了红运。银城晚报,没有特殊关系,专科生很难成为正式聘用记者。可是赵一丹真的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机会。正式记者,那是多么光荣的一个职业。赵一丹曾经梦想的职业。
  到经济部担任记者的第一天。沙主任找赵一丹谈了话:“一丹我本来想着调姚吉过来,那知社会却调来的是你。来之后你得好好地干。”“好的。”到了经济部之后,所有的记者都很客气。经济部当时是《银城晚报》最重要的一个部门,报社里最优秀的记者都在经济部担任记者。所以赵一丹到来社会里的其它记者都很惊讶,说什么的人都有,但是许多人的意见趋同“赵一丹是社长的亲戚”这一说法。并且经济部的记者都私下这样说。因为赵一丹的口语和社长的口语差不多。实际上,姚吉、赵一丹、袁彬都是山区孩子,安说姚吉离社长的家乡还近些。
  经济部的记者任务是,一个月采写稿件,打算最少需要完成150分,每篇稿子,按最底5分来算,一个月需要30篇稿子,也就是说一天需要一篇新闻稿件,或着隔一天上稿子,那就得上两篇稿子。版面有限,报社记者很多,编委会跟据稿件质理统一按排版面。如果能在经济部完成稿件任务着,的确是不错的一名记者。当然,报社还规定,根据稿件的质理把稿件分成四个等级。ABCD,依次为25分,15分,7分,4分。只一些综合性大稿件,才有可能打成A级稿件,对于报社的记者来说,每月达到A类的稿件只有一两件。达到B级着也不多,主要是一些好一点的综合稿件才能达到这类级别,C类稿件相对就多了,一般好一点的稿件都是C类稿,D类稿件,就是最简单的简讯,通讯,消息类。工资记费标准就是,完成这些任务,月工资就是基本工资加稿件,一月能拿一千五六百元,如果超任伤完成,还另外有奖金,好的记者一月能拿两千多元。这同房地产的记者相比,赵一丹的收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然,赵一丹由一名房地产记者,到经济部采写经济类稿件,还真有些难。悟性不错的赵一丹,还是初次采稿比较顺利。刚去时间不长,一连写了好几篇不错的稿件,当然还有沙主任的大力帮忙,并且对稿件写作中的问题进行了指导。纳副主任也很支持赵一丹,其它编辑都一样。虽然赵一丹有心里的上压力,如果完不成任就得扣分。赵一丹每天,因为发稿子的事而愁,如果每天报纸上没稿件上他就心里发慌,曾经组袁龙主编诉过苦。
  袁龙劝赵一丹努力,一定要完成任务,为房地产部挣光。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赵一丹终于能轻轻松松地完成每月的任务,同时还能超额完成了。一个月的月工资拿到一千七八。可是时间一长,有人通过别的渠道就了解到赵一丹不是社长什么亲情。当然赵一丹写稿子还不错。在前期,沙主任为了讨好赵一丹,他自己出去采访回来的稿件还挂了赵一丹的名字发。可是后来就不是这么样的了。赵一丹采来的稿件,沙主任还左挑毛病右挑毛病,有时拖着不发。对于新闻稿件一拖就没有了时效性,自然发着就没有价值了。还有一部稿件,就是许多单位的例形会议稿件,当然有时候可以发也可不发,完成看记者跟主任的关系如何。
  时间一长,赵一丹也摸索出一些写稿的记巧,重要新闻稿子就主动去参加写一些,一些不太重要的会议,例形会议稿件,赵一丹就尽量不去,或着参加了找出新角度给予报道,除此之外,就要就是采写一些时效性不强,但是确实有新闻价值的,一些新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的稿件,还有新生事物,这类稿件如果记者不注意观察,就发现不了,再着这类稿件,还有一个难把握的就是有些新东深西,需要市场了解,记者也可以写成新闻稿,当新生事物来发。也可以不发,等一些单位掏钱登广告类的稿件。
  在这期间,赵一丹每天习惯性地到单位报完道后,满大街转,商场转,一些他自己分口的单位宣传稿联系。发现新事物,新现象,对一些经济现象有意的事都进行报道。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与采写,赵一丹先后写出一些有份量的经济稿件:《小吃街能否再打小吃牌?》、《老楼装修,时尚,还是现象?》、《基金市场冷清国债市场火热》、《从广告语看企业发展理念》、《中小企业高淘态率的背后》等等,综合类经济稿件,都取得一系列成绩,得到社会会的肯定。
  本来,对于一般刚来报社的记者,都要经过三个月的实习,才能按正式记者聘用制度走。可是赵一丹是用红头文件从广告部房地产周刊部调上来的。赵一丹问过办公室,他的的待遇安实习记者走,还是正式记者待遇走。结果办公室安正式记者的待遇走了。当然,赵一丹也知道,他在房地产周刊时,李编辑李老师,常教导赵一丹,你一定要注意文字上的一些小毛病,带要注意错别字,做为一名记者这些最基本性的东西很重要。
  在经济部当记者时,时间一长赵一丹的这一问题也很明显,虽然赵一丹采写的新闻稿件,角度新,新闻价值高,但是文章中却有一些错别字。沙主任曾这样批评赵一丹“你知道,发现文章中有一个最底级的错误就如吃了苍蝇一样的难受。如果不仔细看,如果刊登出去错了,还会扣编辑和校对的钱。”
  赵一丹活该受罪,他老是不吸取这方面的教训,给两位主任留下一些不良印象。当在副主任,纳玉姐还是很不错的一位领导,虽然说过赵一丹但还是比较赞许赵一丹的。再着赵一丹写过的一些好稿件,纳主任当值班编辑时,大多稿件都上了经济版的头条稿件。所以赵一丹上稿量不是太大,但是稿件总体质量还是不错,是经济部的中等水平记者。
  三个月的实习期间很快满了,经济部的沙主任找赵一丹谈话:“赵一丹,三个月的实习阶段以满了,安规定到填正式合同的时间了,你有怎么看?”或许是赵一丹的谈话水平有问题,他就这样回答沙主任:“主任,三个多月了,你对我了解的也比较多了,我的写作水平你大概了解了一些,我会继续努力的。但是决定权在你于,你觉得我行就签合同,你觉的不行,那……”赵一丹没有把话说下去。本来来自于农村的一些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可是赵一丹就是这么一根筋的人,面对主任的正式谈话,他确说了这样没有水平的话。但是赵一丹还自负地认为,本来是这样,主动权在主任的手上拿着,他觉得行就留用,不行就在考察。
  结果赵一丹的正式聘用又搁下来了。时间又过去了三个月,赵一丹的在写作能力各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先后跟随银城推出刮奖发票这一新生事物,单位派他进行跟踪报道。赵一丹多角度,多视角地,进行了跟踪报道,引起了社会很大反响。也算经济口的比较有些名气的记着了。可是沙主任对赵一丹的态度明显大不如以前。
  沙主任还特意问过赵一丹几回:“赵一丹你知道我没有与你正式填聘用合同的理由是什么?”可是赵一丹就是死活没有反映过来,沙主任这话里的话。他想即然作为主任,做为领导,做为长着,当然沙主任只是比赵一丹大了十多岁,是年轻有朝气的主任。同李老师那样的老编辑,有耐心,有责任心,有博爱之心的老编辑相比,是大不相同,赵一丹把沙主任当李老师这样的好老师,好编辑一样真心地待他,但是等待赵一丹的将是一场灾难。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错,或着不足之处,请领导明示,以让自己提高,正如李编辑李老师一样,直接指明问题所在,并不断地告介你,加强你。世上那有这么多老师,这样真心地待年轻的人?